top of page

一本畫冊與一檔典藏展:與維也納路德維希現代藝術博物館五十五件作品的親密約會

初刊於《藝術收藏+設計》2018年10月 #133

 
「最終,收藏並非只是一種理性增長,也非一項透過購入關鍵作品填補空缺的義務;收藏同時是針對被風尚和趨勢所遺忘的事物,進行重新發現與再討論。維也納路德維希現代藝術博物館歷屆館長,皆致力拓展並豐富化館藏,透過個人興趣、信念、各種因緣際會,使的大眾對於館藏的印象更加多元,這其中,所有博物館觀眾、教育人員、策展人都對於『館藏印象』的拓寬具有相當貢獻。想僅僅藉由一本書來概括性的總結館藏的複雜性、藝術家自傳,以及藝術家的思想和工作邏輯,這樣的任務似乎過於龐大。畢竟,切入點和視角無時不在改變,藝術史也不斷被改寫,看似抵定的分類時常挪移,這些所謂壁壘分明的藝術運動『主義』也可能變的索然無味或是隨時遭到廢棄擱置。」

── 維也納路德維希現代藝術博物館執行館長卡拉‧克勞斯(Karola Kraus)暨典藏主管蘇珊‧紐伯格(Susanne Neuburger)

畫冊是展覽的衍生附屬?抑或書籍本身可以是展覽的主體?維也納路德維希現代藝術博物館(Museum of Modern Art Foundation Ludwig Vienna)《五十五場約會》(55 Dates)一本別出新材的典藏圖鑑,透過典藏品的再書寫與觀看,以畫冊出發,展覽為視覺參考的衍生,透過細細賞析五十五件典藏作品,試圖捕捉藝術史洪流中湧動的不同藝術運動,興起在奧地利首都一場低調的思辨革命。

藏品定位和演變

曾經到過奧地利,或是嚮往維也納藝文風氣的朋友,想必對城裡傲視全球的綜合博物館區不陌生,維也納博物館區佔地總計超過六萬平方公尺,號稱是世界最為龐大的博物館群之一,囊括維也納路德維希現代藝術博物館(MUMOK / Museum of Modern Art Foundation Ludwig Vienna)、利奧波德藝術館(Leopold Museum)等較為古典的博物館,也涵蓋現當代美術展覽空間,更包含一座專門為舞蹈中心、建築中心,也是行之有年具將近七十載歷史的維也納文化節的舉辦所在,同時亦是維也納電影節以及無數大小藝術駐村計畫的主辦機構。

維也納路德維希現代藝術博物館具有中歐最為龐大的現代主義以降收藏,典藏藝術家囊擴巴勃羅‧畢卡索(Pablo Picasso)、安迪‧沃荷(Andy Warhol)、弗朗茨‧魏斯特(Franz West)等大師經典,網羅國際和奧地利先鋒藝術,也包含具跨時代意義的古典現代主義、普普藝術、激浪派、維也納行動派代表作品。

維也納路德維希現代藝術博物館館藏於1959年建立,典藏共計一千六百位藝術家的一萬多件作品,早年發展旨捕捉二戰後的古典現代主義運動和作品。其後,在1979年建立奧地利路德維希基金會,並購入沃爾夫岡‧哈恩(Wolfgang Hahn)藏品系列,館藏急速增加了許多六Օ、七Օ年代,「行為」導向,社會連結性增強的藝術作品。二十世紀以降,美術館搖身成為維也納行動派的重鎮,當代藝術館藏收購的攝影、錄像和影片、繪畫、雕塑與裝置,也逐漸成為女性藝術家的代表平台。


由紙上展開的展覽

《五十五場約會》邀請觀眾與五十五件藝術品以一種近似「相親」的形式相遇。

館方籌畫《五十五場約會》這本畫冊,讓第一層的視覺遇見,在紙上先展開,期望將畫冊策畫為一場書中的展覽,更為體感的身體經驗,則透過畫廊參訪,來完成物件與觀者之間的互動。這樣的操作反轉了常見的思考邏輯,讓畫冊翻身作為展覽視覺呈現的核心,過往被視為一切的「展覽」,在這樣的框架下,則被刻意定位為附庸。

畫冊分為五個章節開展:「社會動盪:新藝術?現代主義的實驗」、「瘋狂後的新達達主義:影像與物件的危機」、「藝術、社群、購物:物件崇拜和生活裡的藝術」、「行為藝術和發生:城市作為行動場、身體為畫布」、「反思與拒絕:誰決定哪些東西可以進入博物館?」讀者將透過這些大哉問的精彩主題,優遊二十世紀早期至當代藝術的關鍵問題,展開與五十五件館藏品的私密約會。

畫冊選件大師雲集,包含色彩畫玩家保羅‧克利(Paul Klee)、義大利未來派先鋒賈科‧莫巴拉(Giacomo Balla)、耳熟能詳的畢卡索與沃荷、極具爭議性的君特‧布魯斯(Günter Brus)、經歷納粹集中營的女性藝術家弗里德爾‧迪克(Friedl Dicker),美籍波蘭藝術家艾德‧帕施克(Ed Paschke),以及其他精采的女性藝術家維里‧艾斯波特(VALIE EXPORT)和較少為人知的科西瑪‧馮‧博寧(Cosima von Bonin)。

當然,策畫團隊清楚意識到這些選擇相當主觀,無法完整地代表館藏豐富的全貌,因此並不企圖將這次展覽提供大歷史的論述。團隊反向操作,不去避諱選件背後必然存在的主觀因素,試圖透過這樣的「私人推薦」,為讀者創造一種有別於宏觀歷史的親暱感,期望透過這樣的手法,融化一些現當代藝術給人的冷僻難懂的刻版印象。

「社會動盪:新藝術?現代主義的實驗」

第一章節為二十世紀政治社會動盪蜂擁的新思潮揭開序幕。由義大利未來派先鋒賈科‧莫巴拉(Giacomo Balla)所代表的未來主義作為開端,選擇以一戰肇始的1914年莫巴拉創作的〈水星在太陽面前經過〉(Mercurio passa davanti al sole)為開端,象徵從此藝術由一枝獨秀走向百家爭鳴。

當時義大利尚未捲入歐戰之中,但是崇尚戰爭的未來主義先驅們已於國內大力鼓吹,期望國家能夠盡快投入戰爭,在這樣的社會氛圍下,義大利翌年即與奧匈帝國和德國宣戰。

未來派視戰爭為一種「超浪漫」(ultraromantico)的存在,是激發藝術創作的絕佳泉源,這樣的理念,可從菲利波‧托馬索‧馬里內蒂(Filippo Tommaso Marinetti)所主筆的《未來主義宣言》中窺知一二:

「我們想歌唱危險的愛,鹵莽和活力的經驗;我們詩歌的主要元素是熱誠,勇敢,抗爭;直到今天,文學頌揚靜止的沉思,狂喜和沉睡,我們想讚揚進攻性的運動,焦躁的失眠,運動的步驟,危險的跳躍……我們宣布世界的光彩是通過新的美感來豐富的:速度的美感。汽車的運行帶著他裝飾有輸送管的嗓子呼嘯而行,就仿佛蟒蛇探索的氣息。汽車運動轟鳴,空氣在他的金屬氣中前行,她比勝利女神更美……這是在義大利,我們發表顛覆性和煽動性的暴力宣言,通過她我們今天建立未來主義。」

未來主義是一個哲學思想上極大的轉變,這樣歌頌戰爭的狂暴浪漫,對於機械活力的嚮往,不僅展現於視覺藝術之中,也驗證在除了繪畫以外對於衣物和建築美學的重新設計,莫巴拉本人即大力提倡衣著的變革,期望透過鮮明狂放的色彩、不對襯的形狀、誇張的設計來推崇未來派的思考於日常之中。

「瘋狂後的新達達主義:影像與物件的危機」

第二章節進入戰後美國革命性教育機構黑山學院在席捲性的影響,雖僅短短開業二十多載,學院跨領域的視覺藝術、文學、表演藝術的綜合學程,造育了四Օ至六Օ年代數位傑出的前衛派先鋒藝術家。其中羅伯特勞森伯格(Robert Rauschenberg)和賽托姆布雷(Cy Twombly)在黑山學院就讀時相識,更與舞者編舞家摩斯肯寧漢(Merce Cunningham)和作曲家約翰‧凱吉(John Cage),藝術領域交互滋養。


歐洲這頭,奧地利是錄像藝術之父白南準歐洲的首站,當時白南準懷抱著音樂家的夢想預計前往慕尼黑,在一次與約翰‧凱吉的相遇後,逐漸拋下對於古典音樂的追尋,並於五Օ年代末期加入激浪派,這段期間白南準展開一系列的表演,重新定義代表中產階級音樂品味的「鋼琴」,將之轉變為多種聲音製造的器具。

這時候的藝術,逐漸開始由附著於傳統媒介的程現,轉為過程性、表演性的行為與發生。

「藝術、社群、購物:物件崇拜和生活裡的藝術」

第三章討論由普普藝術挑起的影像與再製的藝術爭議,重新檢視藝術史中對於女體的物化以及物件的崇拜。普普藝術推手安迪沃荷喜歡透過內建閃光的彩色拍立得相機紀錄時間與生活,拍攝對象以一種近似證件的肖像形式呈現,於拍立得沖洗出後,在影像上加以後製,這樣的作法與人手一機紀錄社交生活的IG文化相當類似。

從相機的使用過渡到美國七Օ年代興起的照相寫實主義,延續普普藝術開啟的藝術對象選擇的變革,以當時尚未被藝術界接受為「藝術」的「攝影」為手段,以超寫實的手法捕捉日常物件。

行為藝術和發生:城市作為行動場、身體為畫布

在城市各地,以身體為創作媒介的行為藝術和發生,進入視野中心,第四章節梳理以奧地利為舞台,別具政治意義的維也納行動派。他們拒絕繪畫所代表的傳統方法,以肢體製造一件又一件令人震驚的事件,衝擊戰後對於現實的認知。甫於上一屆威尼斯雙年展受到終身成就認可的行為藝術家卡若琳‧史尼曼(Carolee Schneemann),許多挑戰傳統男性視角的作品也收錄進畫冊的行列。

當時發生份子以及激浪派成員,如小野洋子等先驅,多喜愛使用遊戲、玩樂等主題,倡議一種開放性、全靠機運的母題,直接衝擊傳統意義固定的藝術表現。激浪派力主透過「反藝術」來宣傳生活藝術,期望藉以清除他們所認為中產階級長久以來的病態積習,開放藝術價值的話語權,提倡消弭理解藝術的「知識」門檻,使藝術更加公眾化、生活化。

反思與拒絕:誰決定哪些東西可以進入博物館?

延續上述的討論,在行為藝術特別針對「美術館」所代表的體制發出嚴正的挑戰之後,這一章節聚焦在這樣話語紛陳的時代氛圍下,除了藝術家之外,又有哪些政治社會力量在其中角力?誰能決定哪些東西能夠進入美術館?能夠稱之為藝術?

引人莞爾的是冷戰時期,美國透過中情局,系統性動員國家資源,於歐洲大陸推廣「正宗」美國文化的舉措相當吸睛。七Օ年代美國為維持冷戰鐵幕的穩定局面,大力推廣政府認可的藝術家,提倡文化的正統,對於那些「離經叛道」的藝術家們嗤之以鼻,進行相對打壓。在這樣的政治文化氛圍中,那些具前蘇聯關係如同朱利葉‧科勒(Július Koller)在內的藝術家,無不尋求各種替代機會和管道呈現作品。

《五十五場約會》這本具現當代藝術史科普性質的畫冊,選擇維也納路德維希現代藝術博物館五十五件館藏品,透過五個橫跨二十、二十一世紀的藝術母題,給予風起雲湧的時代氛圍以及相對應的藝術潮流一個簡明易理解的框架,深入淺出,遙想風行一時國際藝壇相互串聯呼應的時代氣氛。

Comments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