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Multi-cultural Communicator, Writer, Researcher and Consultant.
Publication
搜尋
2023赫爾辛基雙年展:後策展時代的集體智慧與環境責任
初刊於《藝術家》2023年10月 #581 由市立赫爾辛基美術館(Helsinki Art Museum)籌劃與製作的第二屆赫爾辛基雙年展(Helsinki Biennale)「可能浮現的新方向」(New Directions May...
機制正義的治理轉向:永續發展的藝文共振(下)
初刊於《藝術家》2022年2月 #561 檢視2021年對於永續發展的討論,除了從環境正義的層面思考永續議題,歐美藝文界也浮現諸多對於機制公平性的討論,衍伸出對於商業模式互利互惠(經濟力的永續)以及促進社會凝聚力(社會力的永續)的探討,這些思考也將永續的概念擴延至機制層面的...
環境正義的籲求與實踐:永續發展的藝文共振(上)
初刊於《藝術家》2022年1月 #560 梳攏2021年歐美藝壇討論最為熱烈的議題,莫非「永續」(sustainability)、「氣候正義」(climate justice)、「機構韌性」(institutional resilience)等關鍵詞莫屬。2021年暑期間西...
首屆多倫多雙年展:水岸線的困境
展覽探討城市不斷改變中的水岸與地貌,回應安大略湖的水文系統,點出水系時刻改變、無法被科學紀錄、無可規訓的「域外」特質,期望藉此做為引子,召喚西方文明之外的知識系統,思考社群與自然之間的交互影響和責任歸屬,重新為己身與環境的關係定錨。
生態創傷後的藍圖?莫斯科車庫當代美術館《即將到來的世界:生態作為新政治2030-2100》
如同瑞士少女桑伯格的呼籲,展覽繼續針對那些已然服膺於環境保護主義的自由左翼知識分子傳遞福音,放送生態鉅變的受難影像,要求那些拒絕接受的異教徒,懺悔並皈依。展覽邀請在皈依之門外頭徘徊不進的人們,一起服下作為聖體與聖血的藝術,要求他們與環境保護這個新興信仰,訂下新世紀的盟約。
巴西式的現代:羅伯托‧佈雷‧馬克思的活藝術
佈雷‧馬克思的設計延續十九世紀末發於歐洲對於「花園城市」的烏托邦設想,融合了現代主義正向的視覺能量,並與城市規劃緊扣,以期通盤思考人、自然與周遭環境之間的共生關係,有機回應在地人文與氣候的基材和植被。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