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機制正義的治理轉向:永續發展的藝文共振(下)

初刊於《藝術家》2022年2月 #561

 

檢視2021年對於永續發展的討論,除了從環境正義的層面思考永續議題,歐美藝文界也浮現諸多對於機制公平性的討論,衍伸出對於商業模式互利互惠(經濟力的永續)以及促進社會凝聚力(社會力的永續)的探討,這些思考也將永續的概念擴延至機制層面的實踐。


永續發展目標

要梳理藝文機構「機制轉向」的端倪,必須先倒轉至2015年:聯合國發布了一項名為《2030永續發展章程》(2030 Agenda for Sustainable Development),歸納出本世紀急需國際合作群策群力方能解決的重大議題,包含貧困、飢餓、環境、教育、人權等17項課題團塊(SDGs:Sustainable Development Goals),呼籲各界能夠重視高品質的經濟成長,改善社會失衡,以營造更公平、兼容、永續的集體未來。這項聯合國永續發展章程鼓勵各級政府、非營利組織以及各方產業選定議題團塊逐年發表自我監測檢核報告,檢視對於永續發展的進度。


針對此項章程,以藝文創意產業為骨幹的創意經濟政策團體,過往數年不斷嘗試找出藝文界得以為這些宏觀議題做出貢獻的方式,尋求文化政策能夠施力的著眼點。這些努力也促成了聯合國將2021年訂為「國際創意經濟永續發展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針對創意產業如何為永續發展做出貢獻,提出努力的方向:點名產業應將打造「創作者友善」的藝文生態系作為首要工作目標,期許讓創意產業工作者能夠以具尊嚴的工作條件,收獲像樣的報酬,逐步改善產業環境,增加業內晉升與持續發展的可能,從而讓「從事藝文工作」變為一項永續、可行的職涯選擇。


治理轉向

這些宣示點破藝文生態的長期失衡,但是如同對牛彈琴,歐美大型藝文機構反應冷淡,文化政策團體也似乎缺乏施力的槓桿,直到新冠疫情的衝擊改變了一切。過往兩年在疫情的肆虐下,民運(黑權、身體自主權、勞工權益)推波助瀾,將藝文界推向了集體改革的浪尖。產業內長期面對經濟窘迫的「一無所有者」(have-not),開始串聯,大力要求機構肩負起更多的責任,提出更為有效的課責機制,矯正畸形的產業文化,為藝文生態的永續發展做出努力。


業界的呼聲也讓過往身處平行宇宙的大型藝文機構不得不正視長久與社會期待脫軌的治理思維,面對必然的變革。文化機構的治理方法也向企業管理取經,逐步傾向以「企業社會責任」的論述作為實踐基礎。


這些涵蓋機制永續思維的典範位移包含:由過往以「股東」(shareholder)(資方)利益為依歸的治理方針,轉向以「利害關係人」(stakeholder)為考量的運作基準,也衍伸出由不同角度思索機構與社會關係的概念,包含「環境、社會和公司治理方法論」(ESG:Environmental, social and corporate governance)或是「三重利損原則」(TBL:triple bottom line),倡導將過往僅考量盈虧的運營指標,轉變為能夠涵蓋利潤(Profit)、社群(People)、地球(Planet)三項指標的通盤治理思維。


社會實踐與機制正義

這些彰顯機制永續、集體共榮的治理思維,逐漸外溢成為歐美藝文機構的方法論中的常見詞彙,並與視覺藝術領域近年成為顯學的行動主義與社會實踐合軌。其中,倫敦蛇形畫廊(The Serpentine)即具體而微地展現如何將機制永續的思維通過實踐,逐步深化成為美術館對於經濟、社會以及環境影響的執行案例。為慶祝館舍成立五十年,美術館於2018年發表為期四年的改造計畫,以公民參與、環境生態、數位科技三條軸線為核心,緊扣藝術於民主社會中的關鍵角色,以永續思維評量機構行動所產生的影響,逐步催化館方實踐的韌性與行政彈性。


從經濟層面上來說,美術館明晰的將自身定位為推進者的輔助角色,通過每一項合作計畫,有意識的成為創作者以及藝文產業工作者職涯與實踐拓展的基石。針對社會構面,美術館的公民與學習小組策展人,過往一年針對「廣播歌謠」(Radio Ballads)計畫,委任一系列以社會實踐為基礎的藝術項目,針對產業失衡的問題,邀請藝術家在社群紮根,通過與社群共製,推動社會正義的轉型工程,包含一系列以藝術工作者權益為核心的行動計畫,聚焦藝文產業自僱者以及「零工時」(Zero-Hours)契約諸種缺乏工作保障卻綁定待命承諾的雇傭情況,提案試想以「藝術介入」作為一項「公共服務」的可能,思考藝文工作者如何能夠由「勞動供給者」過渡為「公眾服務提供者」的轉換模式。


蛇形畫廊對於機制永續的側重,亦可見於「泛生態」(General Ecology)這項多年計畫之中。發起人露西亞‧派崔亞斯蒂(Lucia Pietroiusti)接受《藝術新聞》(The Art Newspaper)採訪時提到,「泛生態」旨在通過剖析錯縱相連、超越人類中心、人本以外的(more-than-humanism)觀點與藝術實踐,作為研究氣候正義與環境平衡的視點。此項計畫也見證了一個有機的動態實驗過程,由最初的一個專案概念,逐步發展成為一項動員全館,推動機制變革的實踐平台。


舉例來說,泛生態系列活動「回返地球」(Back to Earth)計畫,委任藝文行動者以及領域實踐者提出回應環境正義的企劃,美術館團隊通過計畫的製作過程,將藝術家提出的概念原型發展成一套可複製、可長久推行的實踐程序,並逐步落實於日常館務規劃,進而將這些提案內化成為機構與內外部夥伴建構關係時的思維邏輯。


其中,獲2021年泰德獎提名,曾參與2020台北雙年展的藝術團體「食事提案」(Cooking Sections)與美術館合作策劃「成為氣候食者」(Becoming CLIMAVORE)一案,計畫名稱結合「氣候」(climate)與拉丁字根「食者」(-vore),揭示食物產製系統的權力失衡與環境危害。此項計畫從蛇形畫廊附設餐廳的菜單與食物來源上下功夫,全面淘汰環境耗損極大的養殖鮭魚,並研發出環境友善的菜色(例如以英國沿海唾手可得並能夠快速再生的海藻作為食材)。這項源於蛇形畫廊的計畫原型,目前已成功擴展至全國二十餘所博物館的餐廳,將環境正義由個人行為轉為機構行動,邀請文化機構更積極地通過自身的網絡、資源以及能動力,對於組織各層面的實踐進行環境正義的點檢。


除此之外,蛇形畫廊2021年「感知星球」(Sensing the Planet)論壇,更結合公民教育以及泛生態計畫的關注焦點,以後殖民的觀點思考種族正義、藝術實踐與生態系統的交集,將「人類中心」的思維模式比擬為對於生態系統的殖民,剖析資源消耗背後的西方霸權。


結語:機制位移

隨著2021聯合國創意經濟永續發展年、COP26聯合國氣候峰會的舉行,歐美藝壇過往一年在永續發展以及環境正義的兩大議題上,於文化政策和產業實踐的領域產生大量相應的討論,藝術界將永續思維轉換成實踐的行動方針也更加立體。


本文簡要的剖析了數個將環境議題與生態方法論鑲嵌至組織運作的實踐案例,將永續思維內化至機構肌理,從策畫產出至對外網絡,於館務鋪開並深化。永續概念的多重闡述(直觀的環境永續以及機制正義的永續),於2021年在歐美藝文機構治理方法上也展現了顯著的轉變,映照出機構對於社會責任更為全盤的思考,並將這樣的思維模式貫徹在日常營運與實踐之中;文化機構的決策也逐步呈顯以產業民生、社會人群以及環境氣候三大方向為脈絡的論述邏輯。

最新文章

查看全部

Comments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