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光譜的另一頭:香港非營利機構文化景觀

收藏版塊的全球位移─亞洲藝術市場暨香港藝術生態


初刊於《藝術收藏+設計》2019年04月 #139

 

一年一度,亞洲備受矚目的全球藝博會「巴賽爾藝術展香港展會」,在三月風光落幕,今年的展會除了往年的熱絡外,更微微的壟罩了一股受到中美貿易戰經濟波動的烏雲。藝術參與「民主化」、「透明化」的聲音在各界響應下漸收其效,今年香港巴塞爾藝博會期間,機構在議題層面上更為重視女性的賦權和參與,內容的展陳也因此更走向尋求集體經驗的共鳴,讓與社群緊密結合的參與型計畫能夠進一步吸引眾人的目光。

光譜的另一頭

隨著香港藝文氛圍逐漸的改變,除了商業畫廊發展蓬勃之外,非營利機構亦相當活躍,許多組織透過社群記憶的梳理,在藝文策劃中反應了在地人文的光譜,更借此反思當代歷史的構成。這些在商業景觀之外身經百戰的老將,除了耳熟能詳的老牌亞洲協會(Asia Society)、Para Site藝術空間、亞洲藝術文獻庫、香港藝術中心以及立基香港放眼亞洲的M+博物館外,去年方整修擴建完成的大館,也在中環舊警察宿舍大放異彩。令人振奮的遍地開花效應,讓香港藝壇迎來南豐紗廠旗下的六廠紡織文化藝術館(CHAT六廠),而如同香港藝術基金會(HOCA)等較小型的草根藝文機構,也以各異的姿態,帶給商業蓬勃的文化景觀一些更具層次的多樣性。

本文透過側面剖析西九文化區M+博物館近年的努力,以及專訪南豐紗廠六廠紡織文化藝術館(CHAT六廠)和香港藝術基金會(HOCA)的營運團隊,淺談香港文化景觀近五年的轉變,思考在商業驅使的藝術骨幹下,非營利組織如何反映機構對於觀眾光譜的體認,借以作為藝術月活動策劃的主軸,綜觀回視如何透過藝術月百花齊放的時刻進一步檢視自我的定位。

香港當代藝術的定錨

隨著近年眾多國際藝術畫廊、藝術博覽會和拍賣行相繼湧現,引起世界各地收藏家和交易商的注意,香港迅速躍升至亞洲藝術市場的領先位置。儘管如此,不少本地人仍不時抱怨香港缺乏文化場地熱點,在這樣的大環境催生下,香港當代藝術基金會(HOCA)於2014年成立,旨在促進藝術融入城市及大眾生活,致力促成讓藝術創作能夠在白盒子傳統畫廊空間以外的場域呈現。基金會多次嘗試與學校合作壁畫與工作坊,將商場空間轉化,或是透過公共藝術推廣等各種方式介入大眾生活,試圖讓當代藝術的展覽與活動擴延至城市的各個角落。

針對香港近年藝文氣候的發展,香港當代藝術基金會總監克萊兒‧克羅賽(Claire Crozel)受訪時分析,香港一直以來是買賣藝術的交易聖地,長期受惠於中國市場的蓬勃、極度優惠的稅制以及相對開放的言論自由,國內外藝廊相繼進駐,發展蓬勃,陸續加入商業市場(拍賣行以及藝博會)的行列,克羅賽認為:

「這座城市享有文化聖地的國際聲譽,但是明顯產生一種『以商業驅力為主導』和『非營利藝文空間』兩者之間的不平衡,這樣的狀況可由香港目前仍未見一所專門致力於當代藝術的公共美術館的狀況窺知一二。」

當然,反映全球藝術潮流這樣缺乏「為公眾而生」的藝文景觀也逐步在改變當中,特別是近期逐漸將藝術「民主化」、「透明化」的衝動,逐步將展覽帶到大眾的視野內,克羅賽如數家珍,例舉呼應類似「公眾化」的發生,包含:大館、預計於2020年完工的M+博物館、去年巴賽爾藝博會期間中環海濱的「藝遊維港」雕塑公園計畫等等各項計畫。如此的氛圍也不僅限於中環,透過地鐵站、學校、工廠牆面等街頭巷尾的空間,藝術逐步蔓延至普羅大眾的日常之中,並以更為親民的姿態,將藝術帶入大眾更能夠實體感觸的地方,針對這樣遍地開花的現象,克羅賽認為新興藝文群集黃竹坑與大嶼山,都是藝術更加普羅得好例證。

對她而言在藝術的商品價值飆升的今日,提升藝文鑑賞的意識與品質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讓接觸藝術的管道更加「民主化」,克羅賽提到:「許多非營利的組織都朝這樣的方向前進,但時常遇到競爭激烈、經費不足的困窘,幸虧近年以地產商、時尚潮牌、律師事務所為主幹的企業贊助人多有增加的趨勢,也進一步與非營利組織攜手,致力推動普及藝術予公眾。」

KAWS強力出擊

秉持以更親民的語彙將藝術文化帶入香港的宗旨,香港當代藝術基金會於香港藝術月期間在PMQ元創方呈獻由知名義大利藝術史學家傑曼諾‧切蘭特(Germano Celant)操刀策展的《KAWS:ALONG THE WAY》,展覽探索來自紐約的潮流藝術家KAWS近10年來的藝術創作實踐,帶來許多KAWS精彩的標誌性作品。

展覽將覆蓋PMQ元創方的室内及戶外空間,於中庭設置一座5.5米高的大型雕塑《ALONG THE WAY》,迎接前來參觀的大衆,希望拉近大衆與當代藝術和設計的距離。配合這次展覽的作品呈現,香港當代藝術基金會也將與聖雅各福群會的夥伴學校共同推出教育活動,呈獻一系列以KAWS作品爲題的藝術工作坊,帶領兒童以受到藝術啟發的教學方法,一起探索這次的展覽。其他展覽亮點包括藝術家的著名作品:《NEW MORNING》、8英尺高的粉紅色雕塑《ACCOM-PLICE》及兩件《YOU》系列創作,讓歡樂的角色激盪出一場混合著鮮明色彩以及個性化圖像的展出。

香港藝術基金會透過最近在亞洲非常火紅的潮流藝術家KAWS的回顧展覽,深入淺出的呈獻KAWS融合了藝術和創意製作的跨領域實踐,展覽以免費的方式吸引觀眾參與,在香港藝術月期間的重要時刻為香港呈現多件KAWS首次在城裡亮相的作品,為更為民主化的藝術參與貢獻一份心力。

CHAT六廠:織入社群的肌理

南豐紗廠於2018年落成,見證香港紡織工業由六O年代開始的黃金時代,呈現三大主軸架構包括南豐作坊(The Mills Fabrica)、南豐店堂(The Mills Shopfloor)以及六廠紡織文化藝術館(CHAT六廠)。以紡織和工業為根基,南豐紗廠是一項具里程碑意義的保存活化計畫,旨在透過創意和創新產業,雜揉展覽策畫與學習體驗活動,思考如何延續並召喚社群參與,一起探索工藝的歷史與傳承,讓前來參觀的民眾能夠從中探索一段屬於香港的故事。

位於荃灣,六廠紡織文化藝術館(CHAT六廠)是南豐紗廠保育項目的一環,也是香港首個專注紡織文化遺產傳承的藝術機構,於2019年香港藝術月正式開幕。針對作為歷史活化以及集體記憶展示場域的功能,六廠紡織文化藝術館聯席總監高橋端木及張晶晶受訪時提到:

「CHAT肩負為香港紡織工業建檔的崇高職責,在這個快節奏的城市裡,我們尋求保護過去並重新激活紡織這一項傳統;於此同時我們也體認到自身任務的重要性以及所需面臨的挑戰。CHAT系列節目的基調在於確保與大眾的關連性和延續性,將歷史元素與當代情感緊密並置與融合,作為香港的非營利組織,我們要做到的是提供一個策劃的平台,啟發視覺和論述上的刺激。」

CHAT六廠所策展的項目包括展覽與共學計劃兩大類型,透過這些項目觀者受邀一起感受香港紡織業勇於創新的精神,兩位聯席總監補充說明:「透過我們包含展覽與共學計畫的多面向的節目,沿著紡織工藝的脈絡,將當代藝術、設計、科學、歴史意義、社群與工藝共冶一爐……這一季部分展出的當代藝術作品是藝術家、策展人、來訪者以及香港不同社區群體的共同創作,社群參與相當踴躍,如此想要成為孕育藝術中心一部分的熱忱和踴躍令我們非常欣喜。」

共織綿延的集體經驗

這個三月CHAT六廠盛大開放,開幕季一路進行至暑假六月底,呈現兩大展覽:「掀起生命的布局」與「紗廠絮語」。由CHAT六廠聯席總監高橋瑞木擔任開幕特展的策展人,「掀起生命的布局」展演17位當代藝術家和團體的創作,這些創作者以幾個的軸線思考「紡織」的脈絡:從現代歷史的模糊事實、社會政治背後隱含的動機,到高速全球化下紡織勞工個人與集體的經歷等等,重新審視布料及當代藝術語境之間的拉扯,對紡織勞動背後的汗水與經濟霸權提出反思與再想像。

而「紗廠絮語」由英國透納獎得主建築團體Assemble擔任展覽空間設計,概要展示香港紡織業的起始和發展,包羅逾百件的物品,其中包含機械用具、檔案照片、棉紡舊物、文獻及藏品等物件,並同時設有由前紡織廠工人主理的體驗工作坊。台灣藝術家林明弘也被委任製作一件現地作品,在CHAT客廳以邀請的手勢思索香港紡織市場的興衰。

CHAT六廠透過喚起社群對於紡織工藝與社會歷史的集體記憶,讓紡織工業無形的工藝史與社會經濟進程,能夠借助當代藝術的轉譯和再想像,透過社群的積極介入,得以於當代脈絡下得到延續和傳承,滲透進入社區的肌理。

紮根香港放眼亞洲

西九文化區在去年年底迎來全區第一座完工的永久性建築「戲曲中心」,也正式為這個佔地二十三公頃,名列全亞洲最大型藝文特區之一的西九文化區揭開序曲,香港的藝文界無不引頸盼望期待已久的M+博物館的到來,按照官方文宣,預計於2020年完工。M+是一所位於西九文化區的視覺文化博物館,旨在展出、典藏和推廣二十及二十一世紀的視覺藝術、設計建築、影像與香港的視覺文化,M+博物館在建成以後,規模可媲美世界首席的現當代視覺文化博物館,矢志躋身全球頂尖文化機構之列。美術館以香港中西薈萃的歷史特色為基礎,從身處的城市基因出發,眼光投射全亞洲,格局宏大,致力為「二十一世紀亞洲創立一座別樹一幟的新型博物館」。

M+透過展覽製作、典藏研究、教育推廣等多重管道推行願景,在一年一度的香港巴塞爾藝博會這個重要的時刻更是不能缺席,不僅在展會期間與安排與紐約野口勇博物館共同策畫的年度大展「對位變奏:野口勇之於傅丹」,由M+副總監及總策展人鄭道鍊與紐約野口勇博物館資深策展人達金‧哈特(Dakin Hart)緊密合作呈現,更在繼去年年底宣布中國當代藝術奬(CCAA)轉型「希克獎」獎後,於展會期間公佈了首屆希克獎的入圍名單,評審名單星光熠熠包含倫敦泰特美術館館長瑪麗亞‧巴爾肖(Maria Balshaw)、巴黎龐畢度藝術中心國家現代藝術博物館館長伯納德‧布里斯特恩(Bernard Blistène)、上海當代藝術博物館館長龔彥、烏利‧希克(Uli Sigg)博士、藝術家徐冰和臺灣當代文化實驗場C-LAB執行長賴香伶等藝文大腕,致力將轉型後的希克獎奠定為亞洲的透納獎。

香港M+行政總監華安雅(Suhanya Raffel)曾於過去受訪時提到:

「教學是M+使命的核心,若然一所二十一世紀的博物館沒有教學部份的話,便難以有效地傳遞和交流意念,作為博物館,M+不只是靜態的固定場所,而是一所積極主動的博物館。」

受如此的使命推動,M+博物館作為藝博會的文化合作夥伴,擁有屬於自己的展示空間,策畫團隊延續去年「M+敢探號」行動教育模型的主軸,今年將重心擺到「人」,透過深入淺出地介紹,訪談博物館各層面的核心人員,將美術館的員工以及內部的作業透明化,給予香港的大眾一扇了解美術館內部分工的窗,主動積極的將博物館神秘的「內觀」帶到公眾的視野中。

CHAT六廠以及香港當代藝術基金會的案例簡要點明香港商業領域之外的藝文概況,西九文化區M+博物館近年的耕耘同樣闡述了香港的非營利機構如何透過活動規畫,一步一腳印的將藝術參與民主化、普及化、透明化,努力找尋更為親民的語彙和姿態融入大眾的生活,並透過營造社群、共築集體記憶、透析機構運作等作法逐步為香港培育出下一世代的藝文觀眾。

Comments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