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情慾與身體的解放與書寫

初刊於《藝術收藏+設計》2020年08月 #155

 

英國藝術評論約翰·伯格(John Berger)於電視集與著作《觀看的方式》(Ways of Seeing)提到,


「一言以蔽之:男人行動,女人表現。男人注視女人。女人看自己被男人注視」

扼要地點破傳統西方藝術史通過「凝視」建立起的權力對位關係,女體缺乏自主的情慾,是男性凝視的對象。

上個世紀60年代的女性藝術家們將身體視為戰場,通過偶發表演(happening)等行為,掌握身體主導權,反抗父權的凝視,進而奪回對於女性情慾的書寫方式。2019年初甫辭世的美國藝術家卡洛琳·許尼曼(Carolee Schneemann),曾獲第57屆威尼斯雙年展終身成就金獅獎,是1960年代行為藝術與身體藝術的先鋒,實踐以繪畫出發,橫跨集合、行為、錄像與攝影。她以女性的視角碰撞藝術對於女體的再現傳統,為藝壇注入一股原始、混沌的生命力,她的作品情慾流動,歌頌身體和感官的歡愉,並將對於肉體性的歌詠視為解放女性身體的道路。

瑞士蘇施美術館(Muzeum Susch)籌劃的「到達並包含極限:在卡洛琳·許尼曼之後」(Up to and Including Limits: After Carolee Schneemann)一展,梳理許尼曼的美學足跡,將她的作品紀錄與後世藝術家並陳,回應許尼曼實踐中關於身體、慾念、性別、身份等母題,呈現超過60組的創作,其中包含影像創作者馬修·巴尼(Matthew Barney)、作品反骨的年輕英國藝術家(YBA:Young British Artists)莎拉·盧卡斯(Sarah Lucas)、以後體制批判聞名的美國藝術家安德莉亞·費瑟(Andrea Fraser)等藝術家。展覽因新冠疫情影響,延長展出至七月底,同步推出詳盡的行動版本APP應用程式,提供展覽深入的介紹。

情慾與女體的解放

許尼曼的實踐雖與行為藝術聯名,她卻始終將自己視為一位畫家,認為自己的創作圍繞對於繪畫本質的思辨。她的1963年《眼體:36張相機變形動作》(Eye Body: 36 Transformative Actions for Camera)一作,即結合繪畫與身體,將自己以裸體模特兒的形式,置於一幅幅風格仿似古典裸女畫的情境中,通過刻意的擺拍,為相機展示自己的身體,企圖將女體由被凝視的對象,反轉成為主動情慾的掌握者,思考如何同時身兼「影像創作者」與「影像本體」的雙重身份。

許尼曼1964年首於巴黎美國中心第一屆言論自由藝術節(Festival of Free Expression)即興演出的《肉歡》(Meat Joy)一作,以她提出的「動態劇院」(kinetic theater)概念出發,藝術家與七位演出者融合肢體與裝置,赤身裸體地於顏料、紙材、繩索、生肉、生魚等介質中扭舞,讓軀體自由擺盪於柔順與狂喜之間,試圖衝撞社會文化對於身體的束縛。

她在1973年發展的《到達並包含她的極限》(Up to and Including Her Limits)一作,成為展覽的展名靈感。為了這件作品,藝術家全身赤裸吊掛於繩索與綁具之上,手握蠟筆,通過身體的擺盪,於四周牆面標下印記。許尼曼的作品回應戰後以傑克森·波拉克(Jackson Pollock)為代表的抽象表現繪畫,與波拉克標誌性的「行動繪畫」技法對話,她藉由將自己的身體置入繪畫的過程,擾動傳統上受到男性創作者把持的藝壇常態。許尼曼在與紐約當代美術館(Museum of Modern Art)的訪談中曾提到創作這件作品時經歷的身體狀態:懸空、赤裸地創作過程

「需要仰仗一種解放(也同時)將身體臣服於懸空的感知狀態」

藝術家的身體成為印記視覺化的觸媒,呈載了動態能量的運作軌跡,彰顯繪畫姿態如何通過身體在環境裡進行探索的過程。


許尼曼飽受爭議的《內在卷軸》(Interior Scroll)一作於1975年在紐約首次演出,藝術家首先褪去衣物,將自己包裹在床單中,向觀眾宣讀著自己尚未出版的著作摘要。她接著身著圍裙站立於長桌上,在自己的面部與軀體上畫下黑色的墨跡,並擺出一系列的「動作姿勢」(action poses);許尼曼最後褪去圍裙,從陰道中取出一捲紙條,紙條上的文字是許尼曼回應男性藝評人對於她女性主義實踐的批評,並在取出紙條後,對著席間的觀眾朗讀紙上的書寫。這件作品看出許尼曼不僅以女性的觀點書寫女體的慾望,同時照見她身為女性藝術家的時代壓力。

身體與情慾於當代的再現

「到達並包含極限:卡洛琳·許尼曼之後」一展一來爬梳許尼曼的實踐,二來期望通過她的創作軌跡彙整出當代藝術史的核心議題:

  1. 身體於當代藝術中的表現,在60、70年代經歷了哪些變革?

  2. 藝術家的實踐對於社會與女體、情慾之間的關係,催生了甚麼樣的變化?

  3. 藝術媒材如何逐漸擴充乃至將「身體」也涵蓋成為藝術媒材的一環?

  4. 藝術關心的範疇又如何延展到「物件以外的世界」,讓對於政治社會的批評逐步成為當代藝術常見的主題?

策展人薩彬·巴特威瑟(Sabine Breitwieser)認為這次蘇施美術館的展覽即展現對於上述軌跡的思考,通過許尼曼的實踐側寫藝術媒材與社會觀感對於疆界、極限的探索,並捕捉許尼曼如何通過自己的身體,逐步撞開關於「合理範疇」與「接受程度」的討論空間,展覽團隊期望藉由並陳後世藝術家受到許尼曼啟發的作品,進一步反芻情慾與身體在當代的視覺延伸。


其中,實驗性音樂團體「搖頭丸女孩」(Chicks on Speed)於展覽開幕週首演受到許尼曼同名作品啟發的《噪音身體》(Noise Bodies)聲音行為創作。奧拉·羅森柏(Aura Rosenberg)的《占星術》(Astrological Ways)則將自己的身體拓印在畫布上,以具性暗示的肢體排列,解放宇宙間的能量,呼應許尼曼對於情慾的思考。

卡崔娜·達西納(Katrina Daschner)的系列同志短片,與許尼曼實踐裡的那些「不合規的身體」遙相對話。冰島藝術家雷格納·卡天森(Ragnar Kjartansson)則選擇以高度程式化的宴飲畫面搭配咀嚼吞嚥的聲響,烘托出餐飲作為感官慾念儀式性的束縛,演員通過機器人似的動作,反面回應許尼曼《肉歡》中放肆的肉體慾望。


留言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