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成癮:當想要變成必須

藝術為觸媒,黏著社群的深刻討論


初刊於《藝術收藏+設計》2018年11月 #134

 

科學藝廊倫敦分支(Science Gallery London),今年秋天正式對外開放,開幕展覽帶來耐人尋味的《成癮:當想要變成必須》(HOOKED: When Want Becomes Need),探討迫切關於依賴與戒斷的議題,打開科學與藝術之間的可能性。展覽與倫敦國王學院的醫療研究人員攜手,導入研究結果作為作品和體驗活動的素材,帶來藝術家與研究人員的全新協作,呈現許多膾炙人口的精采作品。

透過這一所新成立的藝廊,我想聊聊藝術人文進入教育的軌跡,並藉由這個藝廊的新展覽思考藝術與科技的交集。

藝術+

一波興起於美國教育界的改革,大聲疾呼:藝術與設計思維將是下個世代突破經濟社會困窘的解藥!將藝術妥善融入教育課綱,納入社群網絡,不僅能夠鼓勵情感發展和多元表達,更能夠藉由多元思考帶來創新思維,餵經濟社會創造附加價值。這樣的改革聲浪於歐美蔓延開來,主張以「STEM模式」轉向「STEAM教育」的運動就這麼蔓延開來。

「STEM」,四個英文字縮寫分別代表科學(Science)、科技(Technology)、工程(Engineering)、以及數學(Mathematics),主張知識獲取與應用是公共教育的首要目標,其目的在於透過學校教育體系,讓學生具備解決困難邏輯問題的能力,懂得實證精神,透過程式化訓練,鼓勵能將各種資訊,整合成為可用資源的思維。

當然,對於實證主義和功效至上的主張,想當然爾對於人文藝術造成一定排擠,造成不僅是授課資源,更包含補助資源的擠壓。揮舞人文教育大旗的社會運動人士也從不懈怠地找尋機會,試圖鞏固藝術人文學程在正式學制中的位置,長此以往間接促成了「STEM模式」轉向「STEAM教育」運動的背後推手。

「STEAM」顧名思義,在科學、科技、工程和數學之列,加入了「藝術」(Art)。由「STEM模式」至「STEAM教育」著眼的轉向,清楚可見將藝術(Art)置於與科學、科技、工程和數學的同等高度,透過提升藝術人文的地位,一則讓學習更為親近人性、二則引入創新思維,給予孩子獲取知識以外的可能。

這樣的教育轉向與一項「二十一世紀學習計畫」同軌,主張學習的目的在於能夠讓成員具備生活在二十一世紀的能力。也就是說,生而為社會成員,教學目的在於準備處在二十一世紀,身為一位社群所需要的「生活能力」(Life Skills)。由此可見,「STEM」模型到「STEAM」的轉向,不僅是教育概念上的討論,更是一個國家,由政府角度出發,思考一個社會創造出的成員,該具備甚麼樣核心能力的辯論。

藝術人文學科的容納,也與前幾年在台灣討論紅火的「設計思維」相互輝映,推崇的是一個以人為本的解決問題方法論,透過從人的需求出發,為各種議題尋求創新解決方案,並創造更多「盒子以外」的可能性。

當然,這樣教育層面的思辨也指向美國和全球經濟結構的質變,這樣的現象可由由社會經濟理論學者理查德‧佛羅里達(Richard Florida)2000年初發表的《創意階層的崛起》(The Rise of the Creative Class)可窺知一二。書中研究指出,一個賦有創造活力的城市,也就是一座有經濟活力的城市;而城市的自我再生能量,源自於都市內大量的創意階級人才。典型的實例即為耳熟能詳的加州矽谷現象,一個由上個世紀九Օ年代開始流入大量「波希米亞人」的區域,一座代表著創意產業和泛創意產業(廣告)的城市,就是一座能夠帶來「矽谷奇蹟」創造Google、臉書、亞馬遜等全新商業思維的城市。

在此先打住,對於學者佛羅里達的推演暫且存而不論,並純就就業市場規模來思考,這樣的論述之所以生成,必代表創意產業所支撐的經濟價值足以與其他傳統產業相抗衡,並能夠補足一個社會就業市場的缺口。

經濟轉型以來,傳產勢微的歐洲和美國重工業城市,因為經濟結構轉型造成大量失業人口,從而引發嚴重的社會問題,創意產業也漸漸被視為提供就業機會,創造與社區連結,解決這些社會問題的萬靈丹。

不過當然,若一個傳統「STEM」教育體制下訓練出的傳產成員,要如何應對一個創意經濟主導的新社會?沒錯,就是「藝術+」,把藝術人文教育融入課程,主張藝術介入社群,以藝術人文作為催化。

科學藝廊:藝術為觸媒,黏著社群

延續這個藝術介入社群的思考,我們回頭看看這個名叫「科學藝廊」的國際組織。成立於2012年,科學藝廊是一個以歐洲城市為主要據點的全球組織,具體而微的展現「STEAM教育」的主張,旨在拓展科學與藝術的交集,多著眼於健康意識的普及和推廣,旗下分支散落世界各處,藝廊空間多設於大學研究機構內,便於雙方合作。

科學藝廊尤其關懷青少年議題,首於愛爾蘭都柏林三一學院推出,旗下位於倫敦國王學院的倫敦分支,於2018年秋季對外開放。科學藝廊目前也如火如荼地籌辦海外的其他分支地點,包含:澳洲墨爾本大學、印度班加羅爾的印度科技研究院、義大利威尼斯福斯卡里宮大學、美國底特律密西根州立大學等據點,更預計於2020年開辦於拉丁美洲及非洲的相關計劃。

今年秋季對外開放的科學藝廊倫敦分支,策劃定位針對十五至二十五歲的年輕人而設,以藝術與設計為媒介,科技和健康研究結果為骨幹,通過展覽、活動、表演、實驗、公開論壇、藝術節慶等平台,期望為科學家、藝術家、學生、本地社群等各界成員帶來新觀點。藝廊一年推出三檔主題展覽,藉以探討對於年輕一代具全球重要性的普世議題,目標設定每年吸引三十萬觀眾參與。

科學藝廊於倫敦國王學院的設立,與學院本身計劃強化社會參與,加強與所在社區連結的兩百週年目標密切接軌,兩者一拍即合,科學藝廊提供平台以及跨領域的藝術觸媒,國王學院則提供學院的研究結果,作為藝廊節目策劃的主幹,積極介入社群。

科學藝廊倫敦分支開幕首季推出《成癮:當想要變成必須》展覽策劃,將焦點擺在全球青少年日益嚴重的成癮和戒斷現象,展覽觸及賭博、電玩、手機、社群媒體等各種癮頭的討論,由讓人易受影響的幾個因素著手,探討令人脆弱的社會及心理因子。透過藝術計畫的呈現,結合精神病理學、心理學、神經科學等綜合研究,檢視戒斷之路,模糊了科學與當代藝術的分野,邀請觀眾一同了解成癮議題的最新研究結果,並對於社會對於成癮既定的成見提出質疑。


成癮:當想要變成必須

《成癮:當想要變成必須》展覽視成癮為當代社會面臨的巨大隱憂,這樣的現象隨著將藥物列為違禁品的立法過程更漸猖獗,尤其在新科技使得智慧型裝置人手一機,遊戲和社群軟體全面普及,衍發成癮現象於青少年族群間逐漸攀升。

展覽思索不同種癮頭,觸及廣泛,涵蓋藥物、賭博、性愛、網路等成癮症狀,並將討論焦點放在甚麼樣的社會因素、心靈成因和精神狀況,容易將一個人置於成癮的邊緣,本著對於脆弱成因的了解,帶領觀眾思考戒斷所必經的路程,期望藉以重塑社會觀感並倡導正確的健康觀念,提高群眾意識,促進解決成癮的辦法。

科學藝廊搭配展覽舉辦一系列開放座談,針對展覽中觸及的議題提供更深層次的探尋,聚焦討論:為何會成癮?現今消費主義主導的社會,與成癮現象之間有著甚麼樣的關聯?如何保護自己以及身邊的成癮者不受傷害?戒斷復原的路有哪些步驟?

回到《成癮:當想要變成必須》展覽本身,展覽呈現許多全新委任的作品,展出多組藝術家與倫敦國王學院學者協作的計畫。其中,英國知名的互動藝術團體「爆炸理論」(Blast Theory)與數位年輕女性合作,展出新作〈結構化的短暫無所事事〉(Short Periods of Structured Nothingness),以類紀錄片的形式記敘每日使用智慧型裝置的經驗,透過在即時通訊軟體中觀察到的對話,捕捉使用者時而充滿聯繫的情感、時而卻完全疏離的孤寂,時而具自我掌控意識的操作、時而又處於完全失控的使用狀態,透視網路使用者對於智慧裝置難捨難離的心境狀態。

蘇格蘭藝術家瑞秋‧麥克林(Rachel Maclean)2015年轟動一時的錄像作品〈餵我〉(Feed Me),也是展出的一環。錄像作品刻畫一個粉色童趣的世界,諷刺的揭敘當代文化的種種弊端,包含:資本主義試圖將童年商業化的醜態,以及伴隨而來成年人因為消費主義至上而漸漸退化為孩童的現象。麥克林的〈餵我〉大量運用後製技術,讓錄像展現出一如童話世界般的視覺呈現,時而彷彿兒童節目的橋段設計,穿插著類似廣告的諷刺宣傳、選秀比賽節目和恐怖電影的橋段,對於消費主義社會刻意製造物質依賴的批判,呈現的格外精彩,觀賞後不禁背脊發寒,帶來如同觀看電視劇「黑鏡」的衝擊感。

最新文章

查看全部

Comments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