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文化遺產管理的風向儀 – 道德歸還(上)

初刊於《藝術家》2022年10月 #569

 

2022年暑期歐美的文化遺產(cultural heritage)與博物館界迎來幾項具里程碑意義的訊息,一來反映了行業對於殖民遺跡的反思,二來標示了文資管理原則朝向公平共融的轉變端倪。


爭議文資:做正確的事

八月初,英格蘭藝術委員會(Arts Council England)針對轄內文化機構公布了〈文化遺產歸還要點:英格蘭博物館實用導引〉(Restitution and Repatriation: A Practical Guide for Museums in England,以下簡稱,「要點」)。作為廿年來首度的觀點修正,〈要點〉不僅更新了歸還申請案件的處理建議,也包含案件處理流程圖、自我檢核表以及相關法規彙整等實用工具包。


這次建議更新昭示了文資界重大的態度轉變,對於文物歸還申請案件的處理原則,由過往消極應付轉為積極溝通:新發布的〈要點〉主張在處理申請案件與爭議時,須以「法律」和「道德」兩項準則為基礎,並盡可能提高處理的道德基準,呼籲博物館須以「做正確的事」(the right thing to do)為考量,一轉過往僅以「是否取得手段合法合規」為最低標準的判斷原則,期盼決策者能避免「防禦性和敵對的回應」,應「採取積極行動,恪守透明、合作與公平」的準繩。


除了原則的重大轉向外,〈要點〉也建議,在面對文物歸還申請時,博物館應該採取系統性的作法,進行典藏體系的全面評估,通過藏品研究梳理「收藏源流」(provenance),調查過程應與文資源出的文化社群(source community)透徹地溝通諮詢,並將爭議過程、各方考量、分析調查、處理方式研擬等結果對外公開並發佈週知。〈要點〉也鼓勵將這樣的爭議處理過程視為一個了解各方立意的契機,通過爭議申請的處理進一步與社群紮下長期的對話與合作基礎。針對爭議處理的結果,〈要點〉也彙整出相應的措施以及後續各須考量的法規、道德、營運等細節提示,例如:文物歸還、長期出借、共同擁有、開放藏品使用權限等不同方案。


「國家寶藏」典藏規範鬆綁

通過修訂行政法律,或是行規要點變更的形式達成結構性改變的舉措,與一波波方興未艾的機構主動歸還行動,互為表裡,反映對於文資公益性深刻的回視,涉及範圍輻射至納粹盜取、殖民掠奪、奴役、原民、遺骸等領域。


這些尋求體制本質上的改變,在大西洋兩岸皆可見端倪,代表性法規改變包含美國紐約州今年暑期頒布的修正案,具兩層指標意義:

  • (一)法規要求轄下博物館必須依法於展出時明顯標示出納粹掠奪的藝術品;

  • (二)法案將原先落於灰色地帶的「被迫出售」(forced sales)以及其他非自願性轉讓,裁定為竊盜的一種,因此修法的結果也讓更多被迫轉讓的文物,納入納粹掠奪的範疇。


類似道德標準的提昇,亦可見於史密森尼學會(Smithsonian Institution,以下簡稱「學會」)今年春天宣布的典藏內規鬆綁,授權轄下的廿一所國家級博物館以及動物園針對掠奪或非正當手段取得的館藏建立符合館所特性的個別規範,允許各機構自行採取館內評估。典藏管理規範的修訂,將「道德歸還」(ethical return)作為「去藏」(deaccessioning,或稱「出藏」)的合理原因。此項修訂,昭示由過往以「法定所有權」作為國家文物保留適法性的討論,逐步轉為以「道德義務」為出發點的思維。內規修正後,爭議處理在多數情況得以由各別館所自主處置,無須獲得學會中央的許可,僅須在「文物金錢價值、研究與歷史價值可觀,或去藏將對公眾利益產生極大影響」的情況下,報請學會董事核准。


學會聲明點出,典藏管理辦法的修訂遵循於2021年設立的道德歸還工作小組研擬的〈價值與準則聲明〉,此項聲明承認史密森尼機構與(殖民掠奪式的)收藏歷史對於社群造成的永久性創傷,學會也將秉持這項反思,傾力研擬並實踐全新的道德標準,作為逐步彌補與社群關係的作法。學會的宣示與英格蘭藝術委員會甫頒布的〈要點〉高度呼應,承諾秉持兼融、互相尊重、積極邀請社群參與、廣泛諮詢等原則,期望能夠更為細膩地處理「法律與道德常態兩者之間的差異」,在實踐上回應身處時代的道德準則,例如:即便一件過往視為合法取得、由機構持續持有的物件,其獲取手段仍可能不義,在「誰應擁有文化權」的辯論中,亦可能在當代的道德基準上站不住腳。因此,學會修正典藏規範後,將利於以道德論點作為歸還依據的友善作法。


史密森尼學會的宣示可視為國家博物館體系,通過審視不合時宜的評判基準,回應當代社會氛圍的道德決心。類似針對國家博物館採取較過往更為積極的歸還措施,也可見於荷蘭政府去年公佈將重審現行文物歸還法規的宣示,針對納粹掠奪文物歸還的申請,預計放寬原先將合法繼承人(或遺族子孫)視為必要申請與歸還條件的作法。這項修正也伴隨國家藏品典藏源流的系統性研究,繼續梳理文物的取得履歷,一旦研究判定取得手法不義,又單一繼承人已歿或不存在,新法則將要求國家文化機構「諮詢猶太社群並將這些無繼承者的藝品轉移至(相關)猶太文資機構」。以上在在顯示對於國家所有的文化遺產,由「法定擁有權至上」的「寶庫」思維,轉為過程取向、以典藏履歷研究為基礎,道德優先、歸還友善的邏輯。


歸還餘波:藝術行動介入

然而此些風向轉變對於歸還行動常見的權力失衡,仍緩不濟急,類似的不平等可見於美國維吉尼亞州美術館(VMFA:Virginia Museum of Fine Arts)近期引發的一起歸還爭議,以及後續的藝術家行動介入為案例代表。


VMFA典藏一件以比利時派駐剛果的殖民行政人員馬西米連·巴洛特(Maximilien Balot)為形象的木雕。這是一位殘暴的殖民官員,在1931年剛果人民抵抗聯合利華(Unilever)種植園管者理暴行的反抗暴動中遭殺害。事件之後一位剛果藝術家按照當地班約樂人(Pende)的習俗,將這位壓迫者的形象化作雕塑,以達遏止與制伏比利時殖民者神魂的作用,班約樂人期望通過這樣的作法,扭轉權力結構,讓此位靈魂被刻下的官員,替當地人工作。VMFA館方在2015年以2萬5000美元,向一位長期研究剛果共和國的藏家學者購買這件雕塑。


針對這件雕塑,興建中的剛果美術館白立方(White Cube)以及藝術團體「剛果種植園工人藝術聯盟」(CATPC:Congolese Plantation Workers Art League)[1]一年半前開始向VMFA申請借展,然而據CATPC所言,交涉期間持續受到館方阻撓,在溝通無果的情況下,CATPC決定通過鑄造這件雕塑的NFT,達成「數位歸還」(digital restitution)的訴求。


CATPC稱:為了北半球人民與財團的財富和藝術享樂,近代的剛果人民被迫在殖民的種植園經濟中無償勞役,文化遺產被大量奪取,這個極具象徵意義的行動旨在 :


「通過NFT的形式將文化的數位擁有權歸還給大眾」

籌得的經費用以協助購回白立方美術館周邊曾是聯合利華前種植園的土地,這項購回行動預期讓這些在殖民經濟被巧取豪奪或地力耗盡的土地,能夠重新導入永續經營的使用模式,並期望通過永續經營重新建立起健康的社群關係。



針對這次爭議,VMFA則回擊:白立方以及CATPC直接從館方網站下載影像用於發行NFT的商業使用,違反了版權規範。館方也堅稱,白立方因為仍在建造中,因此在洽借過程中CATPC無法提出必要的環境報告,也未曾明確提出借展起訖時間,同時澄清館方並未收到剛果政府提出的文物歸還申請,因此未違反專業的處理原則。


這次的爭議不僅突顯文資法定物權與文化權的衝突,也反映了即便公平正義的風向逐漸到來,文化源出社群在與機構的角力中,仍普遍存在的權力失衡。

[1] 草根團體CATPC於2014年成立,由前種植園勞工、藝術家以及生態學者組成,通過購買土地致力發展出一套新的經濟模式,通過製作與販售藝術品的收益,改善前殖民種植園貧窮勞工的生活狀況。

最新文章

查看全部

Comments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