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眾聲交雜《南行覓跡:M+藏品中的東南亞》

初刊於《藝術收藏+設計》2018年09月 #132

 
「倘若『東南亞』一詞單單指向共有的地理位置和政治聯繫,而非共同的文化特徵,那我們可從是次展覽得到甚麼收穫?區內種族、宗教、文化千差萬別,我們尋覓的又是甚麼?……通過展示藝術作品、設計物品、檔案文獻,呈現建築師、設計師、藝術家、製片人如何回應他們所處的本土、本國以至全球觀點,揭示一些會帶來多重解讀的個人觀點、個別時刻和微觀歷史……希望通過這次首度呈現來自及關於東南亞的M+藏品,可以啟發新的觀看方式,使人以更寬廣的眼界和更細緻的視野,審視及跨越不同領域和文化界限。此外,亦可藉此機會擴大香港的文化想像,使之延伸至中國和東南亞以外更廣闊的世界 ── 一個無論歷史或社會現況都與香港息息相關的世界。」

─ 策展人姚嘉善及王蕾《南行覓跡:M+藏品中的東南亞》展覽導言〈覓跡更廣,觀察更深〉節錄

M+博物館推出了一檔細膩精彩的展覽《南行覓跡:M+藏品中的東南亞》(Multiplicity of Voices: In Search of Southeast Asia through the M+ Collections)。朋友或許好奇:「東南亞」作為一個地理名詞、政治名詞、文化名詞,三者之間的關係如此錯綜複雜,一座尚未落成的美術館是如何透過館藏捕捉這樣的區域輪廓?一座位處香港,自許放眼二十一世紀亞洲的新形態美術館又是如何看待這一個區域?


藏品作為博物館脈絡

M+博物館正在規劃中,預計於2019年揭幕。於博物館大樓建築體正式完成前,相關展覽計畫以園區內的一座臨時展覽空間「M+展亭」為家,做為開館前,展示屬於M+的獨特解讀觀點,呈現M+藏品脈絡的前哨站。

自2016年展亭完成開始,現已舉辦第七檔展覽,其中不乏檢視藏品來由、區域關係、以及透露M+視角的展覽,包含2017年的《廣東快車》一展,以M+獲中國藝術收藏家管藝捐贈「廣東快車」整體項目為引子,向策展人侯瀚如於2003年威尼斯雙年展策劃的大型展覽「緊急地帶」致敬,探討自90年代起中國的都市化與全球化現象,並審視這些現象對於珠三角地區文化景觀的影響。由馬唯中策劃的《似重若輕:M+水墨藏品》,亦由館藏出發,檢討「水墨」作為藝術史分類類別的邊界,推展藏品中水墨的內涵以及可能範疇。

《南行覓跡:M+藏品中的東南亞》延續這樣的展覽脈絡, M+博物館首次嘗試以單一「地理區域為命題」,結合橫跨視覺藝術、設計與建築等不同類別的藏品,持續為開館暖身。

M+由2012開始進行收藏,與東南亞相關的藏品進入典藏肇始於2014年,這次展覽首度將藏品內跨界別包含藝術家、設計師、建築師在內的文化生產者齊聚,透過作品與作品之間的對話,試圖捕捉「東南亞」作為一個歷史、文化、氣候、人文、宗教信仰迥異的區域,在M+藏品中呈現的依稀輪廓。

地理區域為展覽命題

《南行覓跡》揭示了幾樣有趣的視角:

  • 一、藏品本身作為主體;

  • 二、M+作為一座新興美術館的命題與視野;

  • 三、東南亞為地理區域所投射出的焦點;

  • 四、此三者交織互動下產生的關聯性。

也就是說,若我們細究《南行覓跡》的方法論可以看出, M+作為一所處身香港,放眼二十一世紀亞洲的現當代視覺文化博物館,以甚麼樣的方式進行典藏、展示與詮釋,用以敘說藏品中關於「東南亞」視覺藝術、設計與建築、動態影像和香港視覺文化的故事,並如何藉用以上四者疊加後產生的方法學,剖析東南亞這個複雜、多元的區域背後的文化身份認同。

無法被框限的軌跡

展覽一開始,要道懇切的提出一項疑問:「東南亞」究竟是否可以作為一個化約的有效地理標籤?這樣的標籤背後,又代表了甚麼樣的權力角力以及政治認同?

要解決這樣的提問,《南行覓跡》將自身定位成一場持續的探索,允許開放式回應的並存,透過三個主題「在地脈絡」、「國家與政權」、「跨國流動」,超過八十組的作品,檢視中國以南、印度以東,涵蓋汶萊、柬埔寨、印尼、馬來西亞、緬甸、菲律賓、新加坡、泰國、越南等現代國家的區域,展陳物件類型包羅視覺藝術、設計、建築與動態影像,這些作品或於東南亞區域內製作,或是與東南亞地理文化主題切身相關。

這麼看來,《南行覓跡》一方面使用「東南亞」這個化約的地理名詞,以些許「民族誌」的方式,呈現區域內個別的獨特性;另一方面,提醒觀者命題本身蘊藏的潛在危險,更進一步點出這樣的地理區域標籤之所以存在,其背後所蘊藏的歷史與政治權力的角力,並試圖以區域內外湧動、頻繁的跨邊際互動,作為全球化潮流席捲之下,區域內思想文化相互交流的線索,期望藉以打破「東南亞」作為想像區域的僵化界線。

在地脈絡

展覽分項的三個子題中首個題項「在地脈絡」呈現東南亞各個地區迥異的人文、社會和政治景觀,探索藝術家、設計師、建築師回應在地的氣候、地貌、物質資產的個人化觀察,進一步邀請觀者徜徉於當地的微觀歷史和都市脈絡的豐富景觀之中。

以「在地脈絡」破題,走進展覽,首先映入眼簾的是藝術家載昆寧2003年的影像作品〈廖內〉,記敘藝術家周遊印尼、新加坡廖內群島周圍「海人」的生活情況。「海人」以船為家,逐海漂泊,鮮少上岸,影片捕捉藝術家載昆寧參與海人的漁獲、日常、歌舞等生活片段,烘托載昆寧將海人視為新加坡原住民,歌頌海人雖然生活艱苦,備受歧視,人口逐年銳減,卻仍充滿奮鬥不懈的精神。

〈廖內〉一作,讚詠討海之人的堅毅,充滿藝術家視角的浪漫情懷,與現實世界中海人時常受到的歧視兩相對照下對比格外尖銳,兩者交雜著大海上生活的困難,作品瀰漫一股諷刺的傷懷。策展人在展覽空間設置上,將這件作品擋住展覽的入口,橫亙在「在地脈絡」主要進出口的正中央,主導視覺焦點,為整體展覽訂下了衝突弔詭的基調。

同於「在地脈絡」子題下,攫獲觀者視線的是柬埔寨藝術家蘇皮普‧皮曲(Sopheap Pich)旅居美國二十多年後,重返故鄉,與工匠合作製作的作品〈複合物〉。〈複合物〉為一件大型裝置作品,以竹和藤為基底,形貌和技巧以柬埔寨常見的捕魚器具和竹藍為發想,以多件長方、管型、錐體等部件構成,策展團隊可利用不同空間特性有機的擺放這些部件,讓作品隨著空間變化彈性生長。這樣的有機性透露皮曲創作〈複合物〉時,家鄉正經歷都市化劇烈的衝擊,竹籐構成的結構體,揭示出藝術家深刻感受城市景觀快速改變,向上攀升、向外蔓延的變動感。

國家與政權

「國家與政權」探索第二次世界大戰後,東南亞去殖民化的過程,探尋現代國家成形的軌跡,檢視設計和建築在形塑現代國家認同所扮演的角色。

此一主題項下,產出物件呈現五十年代開始,隨著新興現代國家的逐步發展,東南亞社會運動的風起雲湧,其中透過文獻、手稿、模型等素材展現對新國家的想像,回應歐洲為主體的殖民論述。

齊里‧狄萊拉(Kiri Dalena)系列攝影拼貼〈擦去的標語〉,取材自報章雜誌中具代表性的社會運動影像紀錄,影像記錄了七十年代馬可仕頒布戒嚴令前夕的馬尼拉,飽滿的民主氛圍方興未艾,然而諷刺的是,藝術家透過後製將標語中的文字抹除,令示威群眾手中標語呈現突兀的空白,〈擦去的標語〉鮮明的提醒觀者馬可仕於1972年隨之頒布的戒嚴令,進入專制政府的獨裁,反應時代前後的對照。

眾聲交雜的跨國流動

「跨國流動」作為三個子題中內涵相對開放的一個區塊,探究藝術靈感的跨疆界流動,包含不同時期跨國的藝術人才、更迭互惠的藝術思想及文化運動,藉此提醒並扣回:「東南亞」此一地理名詞所無法框限的思想交流,其中緬甸裔台籍導演趙德胤的〈海上皇宮〉,以移工和歸屬感的喪失為題,短片的敘事如同進入一條論述的河流,造成時空感的錯置,見證台灣高雄港、香港、新加坡等港阜經濟奇蹟背後的離散與失落。

《南行覓跡:M+藏品中的東南亞》一展延續M+展亭透過對於館藏的詮釋,鋪排出自許為二十一世紀新型態博物館的使命,以這樣的「M+態度」作為研究方法,首次以「地理區域為命題」,藉「在地脈絡」、「國家與政權」、「跨國流動」三個子題試圖撥開區域內錯縱交雜的歷史、社會和政治脈絡,適切的成為正在籌備的博物館大樓的前奏曲。

Comments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