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空間位移:倫敦海沃德美術館的視覺幻象

初刊於《藝術收藏+設計》2019年01月 #136

 

海沃德美術館位於倫敦泰晤士河南岸,隸屬於南岸藝術中心(Southbank Centre)藝術聚落的眾多建築之一,海沃德美術館於六O年代末期成立,以實用功能為主的野獸派建築手法,頗具藝壇盛名。

美術館建築體不修邊幅的鋼筋混凝土造型,彰顯建築結構與材料的毛糙、沉重,其裸露粗獷的質地,於設計建造的當時,形式前衛,尤其厚重的混凝土結構,一反戰前建築的輕盈體態,也讓海沃德美術館這樣的野獸派建築風格,成功的在倫敦市景烙印下戰後的時代痕跡。

尤其建築頂上的六十六座半透明金字塔,原初設計期望引入天光,可惜計畫趕不上變化,最初的設計在建築啟用的五十年來非但沒能將天光引入,反倒因為建造時的施工不良,造成漏水的隱患。半透明的建料也讓展場內的陽光控制變的相當困難。

種種的不良設計導致最終館方將半透明玻璃塗上遮光物料,並於天花板和大廳之間加上遮光隔層,以應付白盒子的展示需求。

讓光線回歸

這樣的曲折,也讓海沃德美術館在成立五十周年之際,大動作的組織一場以「讓光線回歸」(Let The Light In)為名的修繕計畫,期望將原有的天光設計還原,將閉鎖五十年的白盒子打開,重現建築與自然光線互動的開放關係。

為了完成修繕工程,美術館於2015年至2018年初,關閉將近兩年的時間,讓這座五十歲的美術館能夠與時俱進。修繕工程最主要將屋頂上經典的六十六座玻璃金字塔還原,為上層展場重新引進自然光線,同時也解決了漏水的問題,並將塗白以便遮光的隔板重新呈現透明樣貌,將建築頂上與室內空間之間的遮光板移除,讓海沃德美術館真正的屋頂建築設計揭露,並透過科技的輔助放置可調節遮光控溫的屋頂裝置,讓自然天光流洩進入展廳,賦予依展覽需求調節光線的彈性與可能。

修繕工程在科技的輔助下,不僅讓美術館的屋頂恢復了最初引以為傲的設計,修繕後自然光能受控的介入展示,給予觀看體驗一日三變的豐富性,賦予過往以人造光線主導、高度控制的白盒子空間,一抹有機的流動性。

而修繕後第三檔展覽《空間位移者》(Space Shifters),也是重新開放元年的最後一檔展覽。展覽呈獻二十位藝術家,聚焦美術館建築環境與觀者感知相互呼應的關係,期望透過作品的介入,轉換觀者在美術館建築空間內的體驗。

作品營造的沉浸式饗宴

《空間位移者》以雕塑與裝置藝術為載體,探尋人類知覺與空間之間的聯繫,橫跨大約半個世紀的展品中,不僅包羅來自六O年代的極簡雕塑,更有近年來對「視覺極簡主義」進行不同延伸及探索的當代作品。

展覽適切的呼應海沃德美術館跨時代的重要性,建築與展品選介皆見證了當代藝術過往五十載的發展,展覽透過作品增強觀眾對於建築設計的體驗以及對於周遭環境的感知,期望通過視角的幻化,放大觀者對於建築結構細節和微觀環境細微變化的體察,向建築以及美術館與時俱進的革新精神致敬,帶來一場沉浸式的感官饗宴。

海沃德美術館資深策展人克里夫‧勞森(Cliff Lauson)針對這次展覽的梗概進一步說明:

「《空間位移者》一展是關乎於『空間』的一檔雕塑裝置的聯展,展覽旨在探討我們『如何認知空間』。這次展出的作品如同鏡片一般,讓我們不僅可以透視作品本身,也可同時通過作品觀察空間,藉由這樣與作品的關係,改變我們認知週遭環境的方式。」

光與空間的啟發

對於這次展出的藝術家來說,觀者的體驗以及感知的過程即是作品的核心,展覽時間軸始於六O年代美國南加州以洛杉磯為根據地的「光與空間」(Light and Space)藝術思潮,這個鬆散的藝術運動特色為注重觀者觀看的感知過程,企圖透過光線、體積、尺寸的操作,改變觀者視角。

當時響應「光與空間」運動的藝術家,多運用玻璃、鏡面、霓虹燈、螢光燈、樹脂等材料,造成透明、半透明、反光、折射的視覺效果,藉由控制或引進自然光線,創造感官的全新體驗。

這樣的藝術革新,源自南加州航太科技重鎮,「光與空間」運動與創新科技的地利之便,給予藝術家大量運用時興新創媒材的契機,也讓藝術作品能夠更加拓展物理展延性,增加作品中反光、引光等物理特質,製造出同時兼具物理扭曲和視覺幻象的感官體驗,讓更為細膩的空間色彩經營變為可能。

光與空間運動的探討範疇,亦與當時同具影響力的其他藝術運動交錯並行,例如歐普藝術(Optical Art,也稱為視幻藝術)、極簡主義,以及多位抽象幾何造型的先驅們相互激盪。光與空間運動核心人物詹姆斯‧特瑞爾(James Turrell)曾經浪漫的說:

「我們吃下光線,用皮膚啜飲光線。」(We eat light, drink it in through our skins.)

露骨鮮活的道盡了光與空間運動對於光線細微變化的注重。

靈感源於光與空間運動,海沃德美術館這次《空間位移者》展出的作品同樣改變、介入觀者對於空間的感知,透過藝術的導引,以細膩卻極富戲劇性的方式,重新建構觀者與周遭環境的關係。展覽以作品作為媒介,讓「感官的體驗」成為觀賞的核心,因為作品改變、放大環境的特性,轉換對於海沃德美術館空間及建築設計的感悟。

《空間位移者》不僅呈現一系列經典和當代的雕塑作品,更包羅了多件沉浸式的現地裝置,並同時委任了數件呼應美術館空間的全新作品,展出多位泰斗級藝壇健將的作品,包含理查‧威爾森(Richard Wilson)、草間彌生、安尼施‧卡普爾(Anish Kapoor)、極簡主義大師約翰·麥克拉肯(John McCracken)和佛瑞德·桑巴克(Fred Sanback)等經典傑作。

為了將觀者對作品體驗的感知最大化,多位展出的藝術家將作品以極簡的物理形式呈現,雖然本身物件重量可能相當的可觀,但體態上以優雅簡潔、神秘輕盈的視覺效果為訴求,以下選介數件精彩作品介紹。


黑黝黝倒映中的體感經驗

理查‧威爾森(Richard Wilson)是英國當代藝術雕塑巨匠,以其特殊的建築空間介入手法享譽國際,靈感汲取至工程和建築實踐,藝術生涯三十年來累積了豐富的國內外展出和現地委任計畫經歷,並兩次受提名泰德透納獎,曾經代表英國參與聖保羅雙年展、威尼斯雙年展、橫濱三年展等大展,並於2000年受邀參與三年一度的越后妻有大地藝術祭,並成為當次展出唯一一位來自英國的藝術家。

威爾森最為著名的作品之一〈20:50〉即在這次《空間位移者》展出行列之中。獨自佔據大尺幅獨立展間的〈20:50〉,高度及腰,裝置內注滿回收機油,作品正中央是一條約五公尺長單進單出的走道。長長漫漫、越趨狹窄的走道,邀請觀者逐步向前。

沿著走道直至盡頭,機油味迎面而來,人體兩側被機油注滿的池子環繞,左支右絀僅能容納些微側身的動作。走得越深,被包覆的感覺也越加親密,像是走入一個上下倒置的環境;走的越深,機油的味道也更顯刺鼻,給予親密感之外些許昏眩感。

這樣難以名狀、既親密又昏眩的感覺,讓這條看似單進單出的道路,令人舉足不前,進退踟躕。黝黑的油色,黑得發亮,機油如靜似動的成為一面無法穿透的反光表面,倒映了天花板的紋路,毫無保留的展示了建築和展間的細節。

雕塑為鏡呈獻的天光

另一位響噹噹的雕塑家安尼施‧卡普爾(Anish Kapoor),由七O年代起活躍於藝壇,曾代表英國參與第四十四屆威尼斯雙年展。他擅長以花崗岩、石灰岩、大理石、顏料、石膏等簡單的材料為基底,創造出諸多具簡單幾何造型,或具生物型態的雕塑作品。卡普爾由九O年代開始,創造出一系列界於物質與非物質之間的裝置,這個時期的多數作品由遠處觀看將會扭曲視覺空間,融入並消失於地景之中,進一步挑戰了視覺體驗和感官概念上的邊界。

他的創作生涯與理查‧威爾森相同,大量與建築師和工程師合作,讓卡普爾戲稱自己的實踐既非屬於單純的雕塑、也非純粹的建築。

這次卡普爾以2016年的作品〈天鏡〉(Sky Mirror)參展,開啟了一場與室外環境的對話,將天空景象上下倒置的景象,倒映於雕塑之上,在海沃德美術館雕塑公園中,形成格外耀眼的風景。

空間與環境的迴旋對話

作為館方修繕後的邀請手勢,《空間位移者》呈現的作品不僅允許觀者看到作品,更大量運用作品的物質性為介質,帶領觀者透視作品與空間,邀請觀眾參與作品對於空間的介入,並藉由這樣的輔助,細細觀察修繕後的美術館空間,作為對於這座五十歲的經典野獸派建築的禮讚。

這些邀請的手勢,貫串了展覽和作品,其中也包含了賴瑞‧貝爾(Larry Bell)生涯中第一件大型裝置作品。貝瑞呈獻〈站立牆面(1969/2016)〉(Standing Walls (1969/2016))一作,邀請觀者進入一座以玻璃構成的空間,進一步體驗雕塑映照於雕塑之中的鏡像,召喚觀者走進感受自己的倒映交錯於鏡像中的迴還往復。

當代藝術家安‧維若妮卡‧珍森斯(Ann Veronica Janssens)同樣透過玻璃,創造出多元的感知效應,大玩色彩效果,將反光膠片綁於碎玻璃片之間,讓作品〈魔鏡〉(Magic Mirrors)呈現動態具虹彩的光澤。

反射/反思的寓意

除了透過物質的物理反光性外,本次參與展覽的多位藝術家亦運用反射/反思的寓意,帶給作品更深層次的意涵,傑普‧漢恩(Jeppe Hein)2018年新作〈幻影五〉(Illusion V)極具戲劇張力的佔據展間,這件大型旋轉的鏡面雕塑,不僅倒映了建築體,同時捕捉了來來往往的觀眾們的倒影;草間彌生〈水仙花園〉(Narcissus Garden)系列亦透過大量不銹鋼圓球的聚集,匯聚、折射、倒映了建築的細節,並與熙來攘往遊客的形象交織,創造出似真如幻的效果。

全新委任作品約書亞‧麥克安尼(Josiah McElheny)〈抽象身體〉(Abstract Body)則安排了數名受過訓練的舞者穿著貼上鏡面的木質服裝,於展覽場地內遊走,在與觀眾的互動之餘,服裝更折射了空間不斷的變化,展演出建築、空間、觀眾之間動態流動的關係。

Comments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