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聚焦2019斐列茲藝術週:倫敦藝術界的回應與反擊

初刊於《藝術收藏+設計》2019年11月 #146

 

2019年「倫敦斐列茲藝術博覽會」(Frieze London)和「斐列茲大師展」(Frieze Masters)於10月初在攝政公園落幕,不畏政治經濟局勢的不穩定,兩大藝博會銷售成績穩健,同時期於倫敦舉辦的響應藝術活動亦精彩如常。

雖說穩紮穩打地又渡過了這場年度的藝文盛事,隨著脫歐的大限在即,各界也不得不對於「硬脫歐」的可能繼出相應的措施,包含早在夏天即宣布將於巴黎開設歐陸首座空間的卓納畫廊(David Zwirner),這個策略轉變是創辦人對於目前英國政治走向的不滿,也是宣示畫廊「歐洲基因」的表態。除此之外,創生於倫敦的白立方(White Cube)亦於斐列茲藝博會開展前宣布將於巴黎設立辦公空間,並有消息指出佩斯(Pace)畫廊也將於近期跟進。

而台灣唯一獲選進入斐列茲藝博會的其玟畫廊,因展位與參與成本昂貴,行前臨時決定取消2019年的展出,並於接受媒體訪問時表達:在全球政治經濟情況不明的現下,畫廊宜更審慎的決定每一次的國際曝光,以期在這一波歐洲藝術市場板塊挪移的關鍵時刻,以最符合經濟效益的策略回應轉變,靜觀巴黎是否將於不久的未來取代倫敦在歐洲——乃至全球——藝術市場的地位。

這些消息的釋出為斐列茲藝博會開展前夕投下一波波新聞震撼彈,也在十月倫敦的藝術市場上空抹上一絲烏雲,引發各界對於「倫敦的藝術地位」會否因為政治局勢而逐漸走下坡的討論。

穩健向前、積極轉型:非洲與非裔當代藝術市場重鎮

回應中美貿易戰、脫歐、世界經濟成長趨緩的連鎖夾擊,藝博會展商今年度的呈現趨向保守,主攻大師級、傳統性的平面媒材,實驗性多媒體選件相對不多。

整體而言,今年斐列茲兩大博覽會以及周邊的藝文活動,展現藝術界的高度團結以及對於文化交流和多元價值不可動搖的推崇,其中,倫敦近年積極爭取成為「非洲以及非裔當代藝術市場重鎮」的企圖,可作為倫敦藝術界價值轉向「多元解殖」的註解。

博覽會旗下的《Frieze》特刊梳理倫敦近十年逐步開拓非洲當代藝術市場的關鍵事件:拍賣公司邦瀚斯(Bonhams)率先於2009年設立非洲當代藝術部門,泰德美術館於2012年成立非洲藝術收藏委員會,2013年專營當代非洲藝術的1-54藝博會於倫敦起家,與斐列茲藝術週同時舉辦。這一系列的措施皆反映倫敦藝術界逐漸將非洲以及非裔當代藝術納入學術、收藏與商業關注範疇的過程,透過開拓新藍海主動出擊,將倫敦置於政治正確、反霸權的論述核心。

呼應倫敦藝術界對於殖民歷史的自省,泰德現代美術館(Tate Modern)不僅於今年九月中宣布委任多位策展人,分別針對非洲、中東、南亞等三大區域拓展超越歐洲中心思維的多核心研究,更選擇以美籍非裔藝術家卡拉.沃克(Kara Walker)替渦輪大廳(Turbine Hall)委約制作的巨型雕塑為斐列茲藝術週敲響周邊活動的開幕鐘聲,這座高達十三公尺的巨大噴泉,直指歐、美、非三大洲殖民歷史的錯縱關連,為非裔族群的全球離散發難。

南非頭等重要的古德曼畫廊(Goodman Gallery)亦不畏脫歐與低迷的景氣,在斐列茲藝術週期間於倫敦盛大拓點。古德曼畫廊於種族隔離政策尚未廢除時即於南非首都約翰尼斯堡成立,節目策劃五十年來持續推動建立一個「沒有歧視的空間」。古德曼畫廊今年拓點倫敦的決定,更具體而微地顯示倫敦在推廣非洲當代藝術的關鍵位置;畫廊的開幕展覽與藝博會展位內容同步,帶來眾星群集的藝術家:包含作品正面碰撞種族歷史與衝突的多媒體藝術家威廉.肯特里奇(William Kentridge)以及擅長運用非洲織品意象反轉權力結構的印卡.索尼巴(Yinka Shonibare)。

跨國主義與非典型的文化價值

藝博會場內外同聲揚頌跨國主義(Transnationalism),在「非典型」文化樣態的層面上,有著多元的呈現,展現對於反霸權論述的推崇,尤其檢討殖民遺跡於當代的影響,正面迎擊當今諸如種族、性別不平等、消費主義氾濫等在內的社會問題。

在這樣的時代脈絡下讓我們回首檢視斐列茲藝博會今年的呈現,展會聚集全球來自35個國家逾160家畫廊,帶來藝博會創建以來最為「國際化」的一次展陳,節目規劃亦更為多元,邀請各地策展人規劃專題展區,檢視殖民遺跡在當代藝術遺留下的烙印。

一如往常,廣受喜愛的公共藝術展區「斐列茲雕塑」(Frieze Sculpture)重回攝政公園,帶來逾20位藝術家的巨型雕塑,包含逝世不久的美國普普藝術大師羅伯特.印地安納(Robert Indiana)輕鬆幽默的《壹至零》(ONE through ZERO)雕塑群,以及翠西.艾敏(Tracy Emin)長達四公尺的巨幅雕塑《當我沉睡時》(When I Sleep),這件半具象的雕塑作品以銅材轉譯紙本繪畫的手感,展現既親暱又弔詭的身體經驗。

由香港Para Site執行總監暨策展人康喆明(Cosmin Costinas)策劃的「編織」(Woven)展區,選介來自巴西、菲律賓、中國、印度與馬達加斯加的畫廊,呈現當代藝術與傳統文明之間互為唱和的交織關係,以織品作為在地傳統的載體,體現當代藝術中傳統的延續與新生,期望為藝博會的觀眾開啟看待他者文明的另類視角。

今年「聚焦」展區大獎(Frieze Focus Stand Prize),頒發給年輕(成立十五年以下),來自瓜地馬拉的普雅圖斯.奧加維列塔(Proyectos Ultravioleta)畫廊,獎勵畫廊特別選介與瑪雅織品工藝互為闡發的當代藝術作品,回應對於非典型媒材(編織、竹器、陶器等)與非主流文化價值的再發掘。

「LIVE」展區則選介參展畫廊代表的時基藝術與行為藝術創作,於活動期間在藝博會現場展演。今年策劃綜觀舞蹈、編舞等實踐對於藝博會空間的介入,通過一系列實驗性身體與動態的展演,近一步探討建築、語言、殖民歷史與身體記憶之間錯綜的關係,啟發對於「身體性」更深一層的思考。

當代藝術表現與銷售成績

雖然今年的展出整體趨向保守與平面,仍不乏搶眼的展攤呈現,其中,加文.布朗畫廊(Gavin Brown Enterprise)精選美國錄像與行為藝術家瓊.喬納思(Joan Jonas)一系列思考如何通過「鏡子」,達成自省並將行為檔案化的實驗軌跡,亦呈現數件甫獲得威尼斯雙年展金獅獎加持的阿瑟.賈法(Arthur Jafa)的作品。

坦尼亞.博納克達爾畫廊(Tanya Bonakdar Gallery)則帶來炙手可熱的奧拉維爾.埃利亞松(Ólafur Elíasson)光影幻化的雕塑作品;來自哥本哈根的尼可萊.華納畫廊(Galleri Nicolai Wallner)遙相呼應,呈現擅長以傢俱等裝置介入空間,改變身體與認知的丹麥藝術家傑普.海姆(Jeppe Hein),為藝博會注入一絲奇幻。

東京Taro Nasu畫廊呈現瑞安.甘德(Ryan Gander)個展,《運用得當的時間》(Time Well Spent)以一台街邊販賣機諷刺當今社會對於「時間」與相對應的「經濟價值」之間的關係。首次參展的上海艾可畫廊選介唐狄鑫的行為作品《休息是最好的革命》,同樣回應當代社會的速食文化,將觀眾包紮,強迫觀者失去行為能力,藉此緩下腳步反思每日的步調和節奏。

高古軒與大衛.柯丹斯基畫廊(David Kordansky Gallery)雙雙呈現來自美國的洛杉磯美學,分別帶來批判社會暴力的斯林.魯比(Sterling Ruby)與作品細膩的艾文.莫里(Ivan Morley)的兩檔個展,大衛.柯丹斯基畫廊更於預展第一日即傳出展攤完售的佳績。

卓納畫廊一如期待的創下搶眼的銷售成績,搭上透納獎(Turner Prize)熱潮,旗下獲得提名的藝術家奧斯卡.慕力羅(Oscar Murillo)以40萬美金售出,而擅長以繪畫探討權力結構的黑權藝術家凱力.詹姆斯.馬歇爾(Kerry James Marshall)則以380萬美元售予一所美國博物館典藏。

薈萃古今全球的斐列茲大師展

斐列茲大師展有別於姊妹藝博會對於當代的著墨,精采呈現六千年藝術歷史,包羅珍稀古董、東西方古典藝術,乃至二十世紀初期的近代作品。

稀有圖書與版畫的門類亦令人嘆為觀止,專營版畫與印刷藝術的倫敦畫廊安德魯.艾德蒙斯(Andrew Edmunds)帶來諸多十九世紀的政治諷刺版畫;丹尼爾.克魯其(Daniel Crouch)畫廊則呈現作工精細的珍稀圖書和手繪地圖。

來自北美洲的唐納德.艾力斯畫廊(Donald Ellis Gallery)向藝博會的觀眾介紹北美原住民在十九世紀與歐洲殖民者互動下漸漸萌生的特殊藝術形式——「帳簿藝術」(Ledger Art),帳本看見北美平原住民被迫改變生活形式,由水牛游牧轉向定居,由傳統媒材轉向紙本(帳簿)媒材作畫的過程。

「典藏」(Collections)展區精選全球脈絡下的亞洲藝術珍品,首次參展的桂格.貝克亞洲藝術(Gregg Baker Asian Art)策劃了日本禪學與佛教造像的主題展覽,將十二世紀的佛像與戰後先鋒派的畫作同框展出。

三一古典藝術(Trinity Fine Art)為這一屆的斐列茲大師展帶來了眾所矚目的焦點:一幅開價3千2百萬美金,文藝復興早期佛羅倫斯畫派代表桑德羅.波提切利(Sandro Botticelli)至今唯一一幅仍在市場流通、尚未入藏的畫作。

不讓古典大師專美,現代藝術的展出亦相當可觀,包含韓國現代畫廊呈現的白南準專攤,為白南準十月中在泰德當代美術館的回顧展暖身;香港的10號贊善里畫廊與博而勵畫廊共同策劃「星星畫會」四十周年紀念展,展現中國當代藝術萌發時期的拓荒精神;里森畫廊(Lisson Gallery)則呈現蘇珊.席勒(Susan Hiller)多棲的身後回顧,細膩地透過家務等性別分工,反芻女性的社會角色。

Skarstedt畫廊一開展即傳出以120萬美金售出凱斯.哈林(Keith Haring)罕見的玻璃纖維花瓶。豪瑟沃斯(Hauser & Wirth)戰後義大利專題展覽亦表現不俗,其中馬力歐.史基諾法(Mario Schifano)一件1961年的作品以90萬歐元售出,而賽.托姆布雷(Cy Twombly)的一件近一公尺寬的紙上作品《無題(紐約)》(Untitled (New York City))則以650萬美金佳績成交。

場外火花

藝博會場外拍賣同樣反映次文化大牌藝術家於經濟逆勢水漲船高的現象,其中去年自毀作品的街頭塗鴉頑童班克斯(Banksy)於蘇富比(Sotheby’s)拍出990萬英鎊(含行政費用)的生涯新高。這張諷刺政治荒謬的畫作,將英國下議院的議員們比作猩猩,以遠超出拍前預估的150萬至200萬英鎊的預估值,吸引來自全球的公私立藏家持續競拍長達13分鐘之久,為斐列茲藝術週創下一個小高潮。

佳士得(Christie’s)的當代藝術場亦表現差強人意,美國街頭塗鴉藝術鬼才尚.米榭.巴斯奇亞(Jean-Michel Basquiat)拍出86萬英鎊(含行政費用),整體成交高達87%,與去年相去不遠,專家認為這樣的拍賣成績反映英鎊雖弛怠,但市場整體來說仍具表現力的普遍現象。

可圈可點,靜觀其變

如斐列茲藝博會全球總監維多利亞.西德爾(Victoria Siddall)所言,今年的展商與節目規劃

「體現了倫敦非凡的國際精神,倫敦這座城市是世界各地的藝術、思想和人們匯聚的平台」

再次證明斐列茲藝博會是倫敦這所城市一場「既關鍵又全球」的文化活動,積極展現國際視野以及全球文化脈絡交織的相互影響。

由藝博會以及場外回報的銷售成績看來,市場表現可圈可點,是倫敦藝術產業鏈穩固、市場體質健全的最佳註腳。可見作為一所城市,倫敦具備深厚的社會、經濟、文化資本,得以應付短期市場的波動。

由今年的藝博會與周邊展覽策劃看來,倫敦藝術界不僅根基穩定,更見主動將城市置入非洲當代藝術與非主流藝術市場的企圖心,系統性地為這塊水漲船高的新市場創造論述與價值鏈,將倫敦塑造成為「反抗西方霸權」的推手。

倫敦斐列茲藝術週有驚無險地順利結束,脫歐的荒誕劇持續上演,旋即在10月中於法國舉行的「巴黎當代藝術博覽會」(FIAC),預計將成為兩大城市競逐的另一關鍵戰場。

Comments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