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脫歐契機?──英國文化政策轉向與回應

初刊於《藝術家》2020年04月 #539

 

以現代民族國家為基礎的國族認同,與全球化結構下的世界主義,這兩種意識形態,在全球保守勢力崛起的現下,激烈碰撞著。同樣的現象,讓英國的脫歐議題,演變成一場完美的風暴,社會經歷著二戰以降,最為劇烈的身份認同重整。

2019年英國大選結束,首相鮑里斯·強森(Boris Johnson)領導的保守黨,一舉拿下了多個工黨的大票倉,橫掃北部傳統工人市鎮的席次,取得三十年來保守黨執政最為壓倒性的勝利。強力執政的強森也遵守選前承諾,於一月底帶領國家完成了脫歐的第一步,走出了這場共換了三位首相、歷經兩次大選的脫歐荒誕劇泥淖。各界目光轉為投向與歐盟「分手後」,英國如何能夠有效的延攬外國人才,並能夠無縫地以多邊自由貿易架構,取代過往由歐盟覆蓋的貿易網絡。

文化預算

英國與歐盟兩肇也將在脫歐後,宣布各自的年度預算,歐盟方首要面對英國退出後留下高達七百億歐元預算缺口的嚴峻挑戰,而英國內部也更犀利的檢視強森政府,對於這些現得以留在國內的資金,將進行如何的佈署。

選後新內閣人事未定之際,謠言滿天,媒體一度傳言主管文化活動的「數位文化媒體暨體育部門」(Department of Digital, Culture, Media and Sport),可能面臨被精省進入其他部會轄下的重組,引發步上澳洲近期整併藝術文化部門、將藝術與通訊傳播部(Department of Communications and the Arts)編入基礎設施、運輸、區域發展與通訊部(Department of Infrastructure, Transport, Regional Development and Communications)後塵的擔憂;而這樣的揣測隨著二月中內閣成員抵定,奧利佛·道登(Oliver Dowden)接受派任,而漸漸沉息,道登的人馬也將主導英國文化產業日後的海外發展,負責籌謀與歐盟多邊協議談判。

這項指派讓道登成為十年來第九任的部長,文化事務主管機關人事任命的不穩,也照見了英國內政動盪帶來的認同危機。隨著人事抵定,強森政府能否兌現選前開出的文化建設支票,成為檢視政績的關鍵,選前兩大承諾包含:

  • 一、延續前任德雷莎·梅伊(Theresa May)許諾高達1.2億英鎊的文化投資:用以舉辦橫跨大不列顛與北愛爾蘭的大型文化節「Festival 2022」,期望以藝文節慶動員全國,揚頌國家的創新能量,帶動地方創生與產業經濟效益。

  • 二、大力振興地方藝文機構:宣示投入長達五年共計2.5億英鎊的「文化建設基金」,每年將挹注五千萬英鎊,給予地方博物館、區域歷史文化遺產以及在地圖書館,期盼整合地方文化資源,達成本地文化的再造。

這些政府投資的文化基礎建設資金,將由國內重要的臂距單位,進行獎助規劃,其中,英格蘭藝術委員會(Arts Council England)對於獎助對象以及評比標準的制定,扮演了領頭羊的關鍵角色,委員會於一月發布的十年方針,也成為各界一窺文化政策邏輯的風向儀。

新時代的挑戰

英格蘭藝術委員會旨在發展並保存英國的文化,專司整合公部門預算以及彩券收益,計畫性導入藝文活動的補助,五十年來組織的結構、資金來源以及營運策略反映著時代對於藝文的態度,補助對象除了典型的藝術文化活動外,更於2011年擴大至地方博物館與圖書館。

委員會透過補助資格與核銷條件的設計,建立嚴謹的「問責機制」,也就是藉由相關門檻的設立,要求接受補助的單位能夠達成一定程度的財務多角化、雇員勞動力性別平等,以及節目多元性等必要門檻,期望以補助款為誘因,引導國內藝文產業達成結構性的轉型,在擴大影響力之餘,走向財務永續。

委員會除了補助外,也委任許多評估報告,針對藝文產業進行全面的診斷,作為修正補助策略的依據。其中2017年出版的曼德薩(Mendoza)報告可視為地方與中小型藝文機構的縮影,報告發現地方型博物館面臨諸多轉型挑戰,包含:地方政府因金融海嘯稅收降低而縮減藝文投資、地方人口結構(族裔、年齡)轉變,導致消費群眾光譜汰變,在節目無法創新的情況下,捐贈與門票收益難以有效提升……等問題。

報告當然也少不了點出另一項重要的議題:地方博物館在脫歐後即將面臨又一波的觀眾和資金結構改變的衝擊。

因應這些轉變,委員會決議於2018年至2022年,針對以地方博物館為首的在地藝文機構,挹注高達14.5億英鎊的國家預算以及約8.6億的樂彩經費。委員會更把協助地方博物館串連國際夥伴視為下一階段的關鍵任務,試圖緩解脫離歐盟後頓失海外市場的衝擊。

在思考國際應對之餘,委員會也同時加強在地遊說,制定出一套公版說明,作為地方政府進行藝文政策規劃時的參考。通過說帖,強調藝文活動對於提升人民身心靈福祉、培育文化與數位試讀能力的潛力,協助地方政府了解藝文機構作為總體營造樞紐的效益,鼓勵以博物館為門戶,整合技能培訓、樂齡照護等資源,達到全面的政策串聯。

十年政策方針

由委員會振興在地博物館的舉措觀之,不難發現脫歐的準備工程被整合進入地方轉型策略的一環,同樣的邏輯也在2020-2030的政策白皮書「一起創造」(Let’s Create)中可見一斑。這份白皮書更新了下一個十年的獎助標準,不僅試圖補正外界對於前一個十年計劃的批評,也標示著幾個重要的轉向:

  • 一、 不再將各種藝文機構統一看待為「文化活動」,針對藝術、博物館、圖書館等不同類型的活動予以區分,往後在補助策略上將更加尊重各領域的獨特性。

  • 二、 補助策略逐步由前一時期被批評獎掖少數成就斐然、政治正確的樣板主義(tokenism),轉向對於普世均衡發展的重視,給予補助申請者更大的彈性,允許自我定義努力的目標,由追求卓越,轉向對於「企圖心」與「品質」的著重。

  • 三、 在脫歐的當口,回歸對於個體的尊重,進而串聯社群網絡。換言之,博物館等地方機構將承擔更重的角色,成為啟動與活化的節點,藝術家等創作者則將扮演有效串連的催化劑。

  • 四、 節目規劃由獎掖「多元與技能」(diversity and skills)改為對於「兼容性」(inclusivity)與「關聯度」的著眼。

  • 五、 過往對於接受補助者面對未來的應變能力,也從「能受力/彈性」(resilience),改為強調動態的適應「活力」(dynamic),並強化對於「環境負責」(environmental responsibility)的概念。

藝文屆對於這份白皮書褒貶不一,一方面肯定委員會展現與時俱進的精神,另一方面愛深責切,批評委員會所謂「普世均衡發展」的判定過於寬泛,且未能更為積極地替藝文活動面對的挑戰提出解方,這些挑戰包含:

  • 一、 藝術文化在英國課綱中日益受到冷落的結構性問題;

  • 二、 如何更全面地以「社會正義」的概念取代多元樣板主義;

  • 三、 如何在建立更有效的問責機制之餘,鼓勵實驗和創新,孕生藝術文化必要的「冒險精神」(risk-taking)。

在外部環境急變的當口,補助策略成為觀看身分認同的一扇窗戶,藝文社群期盼委員會能夠將這些批評納入考量,也使得各界對於白皮書的施行細則更加引頸期待。

最新文章

查看全部

コメント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