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英國當代藝術的造浪者:查爾斯・薩奇(Charles Saatchi)特立獨行的收藏傳奇

初刊於《藝術收藏+設計》2023年9月 #192

 

著名的藝術收藏家查爾斯・薩奇(Charles Saatchi)以他獨特的品味被譽為「一人梅蒂奇」(one-man Medici),他的個人藏品深深地影響了千禧年前後全球當代藝術的走向。藝術界普遍認為薩奇的眼光是英國青年藝術家(YBA:Young British Artists)崛起的關鍵,正是他獨到的慧眼以及毀譽參半的操盤,讓這一代藝術家一躍成為炙手可熱的焦點。薩奇的收藏策略和經營手段不僅在英國社會引起轟動,更獲得國際的廣泛關注,活躍時期堪比隻手能夠左右全球當代藝壇的風雲人物。


早年生活

來自富裕猶太家庭的薩奇出生於伊拉克,自幼隨父母移民至倫敦。薩奇青少年時期即展現對於藝術的興趣,美國流行文化與音樂尤其令其著迷。一次訪問美國的旅行,途中參訪紐約現代美術館(MoMA:Museum of Modern Art)的經驗對薩奇產生深遠的影響,他在過往受訪時曾提到該次旅行觀賞美國戰後抽象表現主義巨匠傑克遜・波洛克(Jackson Pollock)的體驗為自己帶來「顛覆性」(life-changing)的衝擊。


薩奇年輕時期嘗試許多不同性質的工作(送貨員、酒吧打雜小弟),後來進入倫敦藝術大學倫敦傳播學院(London College of Communication)就讀,畢業後在廣告業逐漸嶄露頭角,經歷一番奮鬥後與弟弟合作創立了80年代全球最大的廣告公司「上奇廣告」(Saatchi & Saatchi)。他的上奇廣告公司後來成為英國保守黨(Tory)背後的輿論操盤手,被譽為鐵娘子柴契爾(Margaret Thatcher)能夠獲得選民青睞的造浪人。然而,隨著公司內部人事鬥爭不斷激化,薩奇在90年代重回起點,創建了「M&C上奇廣告」(M&C Saatchi)公司。


私人收藏:英國當代藝術領航者

在70年代初期,薩奇受到第一任妻子多利絲・洛克哈特(Doris Lockhart)的影響,進入了藝術收藏領域。薩奇早年的收藏範疇廣泛,對於美國當代藝術作品的投注尤為可觀。


經過將近十年的個人收藏累積,薩奇在1985年於倫敦開辦了自己的藝術中心「薩奇藝廊」(Saatchi Gallery),用以展示他的私人藏品。開幕後的幾年間,薩奇通過舉辦大型聯展逐步將美國現代、後現代和當代藝術重要創作者的作品推進英國文化界的視野,其中包括抽象表現主義巨匠塞‧湯伯利(Cy Twombly)、觀念藝術先鋒索爾‧勒維特(Sol Lewitt)和丹‧佛萊文(Dan Flavin)、極簡主義運動代表唐納德‧賈德(Donald Judd)、普普藝術大師安迪‧沃荷(Andy Warhol)以及當代藝術鬼才傑夫‧昆斯(Jeff Koons)等人的重要作品。


在那個時候,全球當代藝術中心仍是紐約一枝獨秀,薩奇透過薩奇藝廊舉辦的私人收藏展對當時許多年輕的英國藝術學生產生了深遠的影響,特別是80年代末期籌辦的《紐約藝術現在式》(New York Art Now)一展,更在英國種下了當代藝術的火種。當時還是倫敦大學金匠學院(Goldsmiths College)學生的達米恩‧赫斯特(Damien Hirst)受到展覽中傑夫‧昆斯的啟發,深刻理解到自我行銷和話語形塑對於藝術家的重要性。隨後,赫斯特在東倫敦碼頭倉庫改建的空間裡策劃了一檔以自己和學院同儕為主軸的展覽《凍結》(Freeze)。這檔由赫斯特策畫的展覽被視為「英國青年藝術家」運動的開端,展出藝術家包含後來以其特立獨行和女性主義視角聞名的莎拉‧盧卡斯(Sarah Lucas)等人。


這些年輕的英國藝術家們也逐漸打開英國當代藝術創作和鑑賞的風氣,也是在差不多同一時期,薩奇夫妻出售了早年以美國現當代藝術為主的藏品,收藏品味與贊助精力轉為支持這些年輕的本地藝術家。薩奇也成為各大頂尖藝術學院 — 金匠學院、皇家藝術學院(Royal Academy of Arts)、倫敦大學學院斯萊德藝術學院(Slade School of Fine Art)、格拉斯哥藝術學院(Glasgow School of Art)等頂尖藝校學生畢業展的常客,開始透過近乎買斷的購藏手段,大量且系統性的押寶藝壇星秀的市場潛力。


造星推手:收藏、贊助、宣傳

薩奇通過《感覺(轟動):薩奇藝廊年輕英國藝術家》(Sensation: Young British Artists From The Saatchi Gallery)的全球巡展,正式掀起世界對於英國當代藝術的關注,透過他的宣傳操盤將這一批年輕藝術家們推至市場頂端。


《感覺(轟動)》一展先於1997年在倫敦皇家藝術學院首展,隨後巡迴至柏林漢堡車站美術館(Hamburger Bahnhof)和紐約布魯克林美術館(Brooklyn Museum of Art)。展覽選介薩奇個人收藏中逾40位藝術家的創作,除上文提及的赫斯特、盧卡斯外,也包括翠西‧艾敏(Tracey Emin)、馬克‧昆恩(Marc Quinn)、查普曼兄弟(Jake and Dinos Chapman)、珍妮‧薩維爾(Jenny Saville)、莫娜‧哈透姆(Mona Hatoum)等如今耳熟能詳的英國當代藝術代表人物。


當時的英國社會處在新舊交替的時代交叉口,倫敦皇家藝術學院檔期臨時釋出的缺口成了薩奇將這一波於國內已小具成就的英國藝術家們推至風口浪尖的契機。薩奇在展覽開幕前的宣傳推波,緊扣部份藝術家挑戰權威的「聳動特質」(shock value),聚焦青年創作者對於社會的蔑視和戲謔,將性愛、軀體、消費至上的虛假光鮮、死亡血腥、藥物酒精濫用等露骨的挑釁做為展覽的行銷主題。


如今蔚成藝術史經典圖像的諸多作品,包含赫斯特的鯊魚、昆恩以自己鮮血塑成的自畫頭像、查普曼兄弟性器錯置的孩童假人雕塑、薩維爾情慾飽滿的肉軀畫作、盧卡斯性暗示張揚的裝置等等都是展出的重頭戲。


這次的展覽也創造了那個世代的青年藝術家首次在象徵藝術史經典的大型展覽現場同時展出的機緣,使得這些挑戰社會禁忌的腥羶一次大量湧入大眾視野。露骨的作品也讓倫敦皇家藝術學院將一間展廳列為18禁,建議家長自行斟酌,並於觀展入口放置警語,提醒觀眾部分內容可能引發不適。


爭議:薩奇式推動

隨著薩奇的積極推動,《感覺(轟動)》掀起極大的道德與宗教爭議,不僅引發各界對於「何為藝術」的激烈辯論,輿論曝光也為巡迴展覽帶來超高的人氣,倫敦為期三個月的展覽吸引逾35萬名觀眾參訪,柏林的展出為了因應來自歐洲各地的觀展人潮選擇延長展期一個月,布魯克林美術館的展陳更請來英國華麗搖滾巨星大衛‧鮑伊(David Bowie)獻聲錄製語音導覽,為美術館創造了前所罕見的人潮。


倫敦的展覽於開展前夕,展出作品消息走漏,藝術家馬可斯‧哈維(Marcus Harvey)一幅關於惡名昭彰殺人犯瑪拉‧辛德利(Myra Hindley)的肖像,引發民眾怒火。哈維以幼童手印作為基底的蠟紙,拼排成一幅被媒體大幅報導渲染的辛德利頭像,期望突顯英國媒體透過妖魔化過度消費社會事件的扭曲現象。然則,辛德利身為英國60年代最具爭議的人物之一,曾協助丈夫虐殺五名未成年人,這樣的背景讓受害者家屬質疑藝術家將人犯肖像放大的明星化作法令社會所不容,受害者家長憤而組織示威向主辦單位施壓,要求移除作品。將作品撤展的聲浪受到部分學院院士支持,數位院士也透過辭職聲援示威者的訴求,引發相當大的反響。在捍衛藝術發言權的立場下,作為主辦單位的倫敦皇家藝術學院拒絕了抗議者的要求。館方拒絕妥協的公告釋出後,展出場地的窗戶遭到示威者破壞,哈維的創作隨後也被抗議者潑漆和蛋洗,作品因此短暫的撤下進行修復。


除此之外,翠西‧艾敏被暱稱為「帳篷」(The Tent)的作品《每一個1963-1995年間和我睡過的人》(Everyone I Have Ever Slept With 1963–1995),以文字拼貼羅列了藝術家自幼的「床伴」(包含性伴侶、純粹同寢的家人與玩伴以及墮胎的胚胎),這件自我剖析式的裝置揭示了艾敏成長背景的複雜,指向癮頭、情慾、身分認同等交雜的議題。然而,在英國小報的渲染下,艾敏被貼上了水性楊花的標籤,私生活被放大檢視,作品中關乎個人生命和創傷經驗的親暱自白,也被浪潮般的厭女輿論給淹沒。


離開倫敦後,展覽爭議也於紐約布魯克林美術館上演,奈及利亞裔成長於曼徹斯特的英籍藝術家克里斯‧奧菲力(Chris Ofili)《聖母瑪利亞》(The Holy Virgin Mary)一畫,以複合媒材刻劃黑皮膚的聖母,將樹脂包覆的大象糞便置於聖母通常裸露的胸部位置,並以色情雜誌剪下的女性性器官作為妝點,創造出如同聖光般的效果圍繞肖像,藉以諷刺宗教經典圖像中,聖母的刻劃時常投射出性暗示的弔詭。


這件作品受到時任紐約市市長的魯迪‧朱利安尼(Rudy Giuliani)抨擊,朱利安尼認為展覽「病態」(sick)且「噁心」(disgusting),覺得自己的信仰受到冒犯,不僅聯合天主教團體向布魯克林美術館施壓,更凍結早已通過審議的預算懲罰美術館。為此,美術館董事會會長與紐約市文化局展開多次協調,但於展覽前仍無法達成雙方皆能滿意的處理方案。迫於市長大動作的杯葛,美術館尋求自力救濟,一狀將市政府告上法庭,控告來自市長的壓力違反美國《憲法》保障言論自由的〈第一修正案〉,要求法院撤銷市政府對於美術館的報復性手段。在美術館訴諸法律後,朱利安尼更揚言要以行政介入將作品驅逐出美術館所在的市有建築。


針對這個鬧得滿城風雨的爭議,紐約地方法院的裁決結果為藝壇注入了一劑強心針。法院應允了美術館的要求,判決市政府和朱利安尼市長不得凍結已核准撥發美術館的經費,也不可在未來假行政手段對美術館進行差別對待,更不能針對展覽下達行政驅逐或試圖影響美術館在市有場地內的營運。


法院判決結果公示後,美術館與市政府雙方也進一步取得和解。這齣八點檔大劇也在展覽順利開幕之後,一名年長退休教師對奧菲力作品進行潑顏料的破壞事件後畫下句點。


餘波:毀譽參半

在薩奇的操盤之下,《感覺(轟動)》的全球巡迴成為轟動一時的文化現象,成功將英國當代藝術以及展出的創作者推向藝術市場的頂峰,展覽的八卦新聞更成為街頭巷尾談論的主題。策展人葛里格‧穆爾(Gregor Muir)生動地捕捉了展覽引發的社會反響,穆爾形容「從計程車司機到政治家,每個人都在談論這一群年輕的藝術家。給人一種『藝術突然更開放了,一夕之間,不再由精英獨享』的感覺。」


雖說薩奇藏品引發的文化旋風,對於當代藝術在英國社會的普及扮演重要的推手角色,但是藝術界對於薩奇博取眼球的商業操作評價兩極。例如承擔抗議民眾怒火的藝術家哈維在接受訪問時曾坦言,自己在創作《瑪拉》(Myra)一作時,從未想過作品會公開展示,展覽的操作卻瞬間將自己捲入民眾抗議和輿論的風暴之中。藝文專業者也對於《感覺(轟動)》的藝術家選擇感到困惑,許多不論是作品風格、關注議題或是社交網絡都在「英國年輕藝術家」團體之外的創作者,也被打包囊括進展覽之中,例如奈及利亞裔英籍藝術家印卡‧修尼巴爾(Yinka Shonibare)由荷蘭蠟印花布包裹的假人雕塑即屬被脫離脈絡呈現的眾多作品之一。


薩奇受到藝術界白眼的舉措還包含對於市場的炒作。在《感覺(轟動)》完成國際巡迴後,薩奇旋即大量脫手展出品項和展覽藝術家的作品,取得極大的市場報酬。這一連串的操作和因果,後來成為藝術行政課堂的經典案例,反映了90年代資本運作的邏輯,不僅能看出當時公立與非營利藝文機構擁抱特展的效益、不惜與藏家和市場交遊甚密的條件交換,也可見收藏家透過公關行銷坐收市場漁翁之利等為人詬病的時代現象。


後話:特立獨行的藏品經營策略

《感覺(轟動)》一展的做法相當具有薩奇的特色,藏家透過以文化區域為基礎的個人收藏展,為一個當代藝術尚在青壯階段的國度定調,試圖藉由個人的影響力,打造新一波藝術史潮流。許多評論者認為薩奇通常在創造出時代議題後,選擇立刻去藏這些被自己推到至高點的藝術創作,並用取得的市場紅利進行下一個藝術熱點的押寶,繼續複製這個以個人收藏品味主導機構研究和市場焦點的操盤軌跡。


依循這樣的慣用策略,薩奇的藏品核心歷經多次更替,曾來回聚焦英國、美國,乃至後來對於中國、中東和印度當代藝壇的關注。例如在2008年北京奧運後、世人焦點投向中國的契機,薩奇便在自家藝廊舉辦《繼續革命:中國新藝術》(Revolution Continues: New Art From China)一展,成功吸引了單日逾5千人次的參觀人潮,展出當時全球藝術市場當紅炸子雞(包含張曉剛、岳敏君、曾梵志等)近30位中國代表藝術家。遵循同樣的藏品經營模板,薩奇也在展覽後大量釋出展出的作品和手中持有的展出藝術家創作。


結語:收藏梟雄?

「誰在乎別人怎麼形容我?藏家宏觀而論其實很不重要,藝術才是真正重要而且能夠留存的,我買那些令我喜歡的藝術品,我購藏所以我能夠在展覽中和人炫耀。我若覺得想要,我就出售並購買更多藝術。」(Who cares what I’m described as? Art collectors are pretty insignificant in the scheme of things. What matters and survives is the art. I buy art that I like. I buy it to show it off in exhibitions. Then, if I feel like it, I sell it and buy more art.)

薩奇現象是90年代當代藝術急速全球化下的產物,舊時代的藝術權威正在衰頹、新一波具影響力的行動者還在醞釀,新舊交替下,品味守門員(gatekeeper)懸缺,讓以薩奇為首的大收藏家為那個時代定下了錨。薩奇的私人收藏和他頗具爭議的薩奇式操盤引領潮流,不僅塑造公眾品味,更成為當代藝術趨勢的風向儀。能夠進入薩奇個人收藏被市場和學界視為重要的認證標章,可見薩奇透過聯展的形式呈現藏品的做法,成功營造了藏品和展出藝術家的藝術史價值和話語權,不斷以個人品味開創下一個世代的藝術潮流。


早期做為展示個人收藏的薩奇藝廊,替英國當代藝術展示基礎建設仍在草創的80、90年代提供了重要的活動場域,給予新興藝術家在替代空間和畫廊之外的大型展出空間和宣傳支援。2019年後,薩奇藝廊由創辦人獨立出來,成為立案的慈善機構,延續了薩奇對於新興藝術家的支持,近年籌辦「為改變而生的藝術」大獎(Art for Change)獎掖關注社會議題的新晉藝術家。


然則,做為千禧年前後當代藝術的造浪人,薩奇風評兩極,各界對於《感覺(轟動)》的評斷具體而微地反映了業界對於薩奇式操作的微辭。薩奇對於媒體的熟稔將展覽推至輿論頂點,被放大甚至背離文本的宣傳噱頭,在博得大眾眼球之餘,無情地將藝術家和主辦單位置於輿論的砲火之下。薩奇的藏品經營模板,在大規模入藏後,透過聯展宣傳將藝術家推向市場頂峰後隨即大量脫手,並投入下一波藝術新星的押寶循環,這樣的做法也持續受到藝術家、畫廊和專業人士的批評。


具薩奇特色的《感覺(轟動)》一展,從規劃、宣傳到管理波瀾不斷,儼然成為藝術行政的經典教材,展覽議題和行銷手法遊走在道德底線邊緣的適切性、館方與藏家/市場聯動的合宜性皆是課堂討論的重要標的。後世藝術行政從業者也多以此為鑑,針對當時觀眾溝通和媒體行銷加重對於聳動的渲染、將藝術家和主辦機構暴露於輿論壓力下的譁眾取寵,進行了實踐上的修正。而主辦方在危機處理時,捍衛藝術行政中立以及言論自由的作法也成為藝文館所的參考座標。

最新文章

查看全部

Comments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