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運動定律:失能的混亂

初刊於《藝術收藏+設計》2019年02月 #137

 

甫於香港下檔的展覽《運動定律》(Laws of Motion),梳理八O年代以降因科技不斷進步導致生產過剩,透過廣告刺激慾望,伴隨消費主義至上的惡性循環,諷刺資本主義四十年來造成的社會失能。

《運動定律》展出六位當代藝術巨匠:賈許‧克萊恩(Josh Kline)、傑夫‧昆斯(Jeff Koons)、卡迪‧諾蘭德(Cady Noland)、蘿絲瑪莉‧特羅克爾(Rosemarie Trockel)、傑夫‧沃爾(Jeff Wall)、安妮卡‧伊(Anicka Yi),展覽於香港中環畢打行展出結束後,旋即赴美國舊金山接續巡迴,接續將批判的冷眼帶至世界另一端,另一座消費主義至上的廣告天堂。

現代經濟社會的運動規律

展題「運動定律」的概念出自十九世紀德國經濟社會大師、革命理論家卡爾‧馬克思(Karl Max)對於資本主義結構運作的預言,馬克思劃時代的理論,精準的打開了後人對於資本主義社會作用的理解。

馬克思十九世紀中葉出版的巨作《資本論》一書旨在「闡明現代社會經濟層面上的運動規律」(lay bare the economic law of motion of modern society),馬克思認為,資本家為了擴大剩餘價值的總額,將刻意壓低勞工的勞動工資,並哄抬商品的市價,以創造最大的利潤。

馬克思提出資本主義內在趨動力來自於對於勞工的剝削,其中勞工未被合理報償的勞動力,則成為資本社會剩餘價值的來源;掌握製造工具的業主,因為財產權的保障,順理成章的成為了這些剩餘價值合法的受益者,按照法律的規範將收益分發給股東和公司所有人。然而,勞工以低廉的工資和物料價格,繼續在這樣的不平等結構中製造產品,將勞力和商品售出後為資本家創造出剩餘價值,為資本家累積社會和經濟資本,「剝削勞力—剩餘價值累積—業主受益」的無限循環,將勞工置於永久必須不斷勞動的經濟狀態,也形塑了工業革命以降現代資本社會的基本面貌。

若簡要概括來看這項理論,馬克思認為資本主義結構有幾個特質:

  • (一)、在資本主義驅使下資本家具有累積資本的衝動;

  • (二)、資本主義主導的社會將驅動科技不斷的革新;

  • (三)、資本家對於剩餘價值有著貪得無厭的索求;

  • (四)、資本將透過積累,漸趨集中於少數階層手上;

  • (五)、在馬克斯相當命定論的觀點下,這些種種的現象終將造成階級衝突,使得社會越趨兩極化,導致資本主義制度無可避免的經濟危機。

廣告的慾望:消費主義盛行

本著馬克思對於資本社會的思考,我們再來看看奠基於其上的其他討論。十九世紀末美國經濟理論學者托斯丹‧范伯倫(Thorstein Veblen)出版《有閒階級論》(The Theory of the Leisure Class),論述十九世紀末、二十世紀出有錢有閒階級,逐漸普遍發生的「炫耀性消費」社會現象,討論這個新興的有閒階級,如何透過炫耀式消費,以遠超過市價的費用購置超出日常實質所需物件的社會現象,間接藉由過度消費和浪費物資累積聲望。

范伯倫論及的消費主義,是一種鼓勵不斷獲取商品與服務的社會經濟樣態,由工業革命以來方興未艾,直至二十世紀到達頂峰。其主因來自於工業革命讓大量製造變為可能,卻也導致商品供給大量超過實際消費所需。商品過剩的氾濫,造成資本社會的強烈危機,為了讓生產能夠不間斷,並持續推動經濟與資本的累積,製造端開始鼓勵商品在實質使用效期耗損至零價值前的報廢和拋棄手段,並通過廣告刺激慾望,促使消費者於過度生產的商品上花費金錢。由此可見,在經濟學來說,消費主義指稱專門鼓勵和促進消費的經濟政策;抽象意義上而言,消費主義認為消費者的自由選擇意志,可主導並影響製造端生產的內容與方式,更進一步的主導社會的經濟結構與運作。

消費主義與廣告策略:我買故我在

簡單聊完消費主義的興起原因,我們再來看看二十世紀的廣告操作,如何成為商品過剩的解決方案。

最早的廣告以政治宣傳的形式存在,在古埃及沙草紙、中國、希臘、羅馬皆屢見不鮮。歐洲因中世紀後期城市興起,外地人口流動增加,逐漸產生以行業(例如冶鐵、裁縫等)為推廣內容的文宣;十八世紀因資訊傳播的形式改變,每週一次的廣告文宣開始廣泛存在於歐洲的報章雜誌中。

時間快轉,二十世紀廣告業者致力為生產端解決貨物生產過度的滯銷問題,在這樣生產遠大於需求的時代,廣告開始以各種形式與手法創造並形塑消費者的需求。漸漸,消費者以購買的品牌,作為個人品味以及社群歸屬的指標,消費主義也因此擴張了它的內涵:商品不在只是商品,商品成為消費者身份認同的重要環節,並在馬斯洛需求金字塔上(Maslow's Hierarchy of Needs),由對於商品生物性與社會性的需要,晉升到最高階的精神認同與象徵。也就是說消費者必須透過商品的取得來成就自我,滿足存在。

倒帶開始

工業革命帶來生產關係的變革,又在資本主義巨輪推進下促進資本與貨物的累積,促使消費/生產關係的改變,這樣的推波助瀾,導致消費主義的興起;二十世紀大眾消費廣告的一枝獨秀,再再見證了這段歷史帶來社會經濟結構的循環變化,商品的所有,從生物吃飽穿暖的生物性需求,進一步轉向與個人身份認同緊密無法切割的關係,透過廣告行銷,漸漸與消費者的自我存在感和成就感密不可分。

《運動定律》一展的藝術家們,在展場內操弄廣告行銷美學、手法和語言,諷刺資本主義社會中生產機制對於社會的制約,梳理八O年代至今因消費主義至上伴隨而生的失能。展覽將這段消費主義興盛的歷程倒帶回到四十年前,六位參展藝術家的作品融合廣告與形式主義的策略,摒棄固有的社會原型及傳統印象,展覽以八O年代這些藝術家的重要作品為起點,回應充斥廣告美學及消費語言的世界,藝術家在利用廣告技巧,體現廣告對於潛意識的吸引力的同時,同時傳達藝術家對於消費主義過盛的諷刺。

科技進步帶來的失能

「科技改變了我們生而為『人』的定義,科技固然能夠帶來較為正向的自我實現,然而我的焦點關注科技無情的驅動力,也就是科技如何在勞作者身上榨出更多的生產力,將人變成一項可靠的、時刻運作的辦公室用品。」

—賈許‧克萊恩(Josh Kline)

以傳統經濟學角度思考,科技代表科學與技術,涵蓋那些關乎生產工具的運行等等得以影響商品創生的學科;以廣義的角度來思考,科技也含括一切關乎掌握專業事件運行的知識與技術。不論從廣義或是狹義的觀點來看,賈許‧克萊恩一直關注科技對於人類社會型態的改變,赤裸裸、振聾發聵的道出馬克思早於《資本論》即預示的異化過程,藝術家透過作品創作和策展計畫,挪用藥品、清潔劑、吸塵器等日常物件,長期針砭勞工、健康、衛生等時政議題,深度探索科技進步對於人類的影響。

走進《運動定律》展間,滴答滴答、滴答滴答、滴答滴答、滴答滴答,這令人下意識警覺起來的聲音,讓空氣凝結,令人緊張的迎面撲來,眼光下意識的掃描展場,試著找尋那令人悚然的聲音。環顧四週,眼神鎖定那座似乎隨時要爆炸的烤爐,克萊恩的作品〈假新聞〉(Fake News)由幾捲看似隨時會崩解的封箱膠帶東一塊、西一塊的貼補著「配備著電力爐的廉價烤箱」、「配備著煤氣爐的昂貴烤箱」,不倫不類的拼裝,直觀到無法忽視的矛盾,令人莞爾。

轉個彎,克萊恩2017年近作〈怨氣〉(Resentment)如同拙劣的拼裝車一般,強而為之的同樣以封箱膠帶拼湊而成,將高低端不同吸塵器部件兜搭在一塊兒,令人發噱的架在一座精美客製化的木製台桌之上,克萊恩的黑色幽默帶給每位曾坐過辦公室的朋友,都肯定碰見過的窘境,令人想起團隊臨時被交辦以基礎到過時的科技配備,搭配一些長官不知從哪聽來的新穎響亮小配備,要求全隊一週之內連打帶跑推出下一個「熱銷產品」(billion dollar idea)的無奈,成為高低端科技混雜將勞作者「物化」、「異化」作為生產線一環的諷刺寫照。

惡名昭彰之前

傑夫‧昆斯(Jeff Koons)這位大家耳熟能詳的美國藝術家,也在《運動定律》展出的行列,他擅長利用新普普風格無俚頭的挪移,以大眾消費物件入題,展現當代藝術進入後普普時期以來與大眾文化的親切距離。

身為時代產物的一員,昆斯於八O年代中期於藝壇竄起,作品以媒體爆炸時代「藝術為何物」的討論為主體,試圖思索極簡主義、觀念藝術之後越趨混亂的當代世界。成名之後,他開始於紐約設立起如同安迪‧沃荷(Andy Warhol)工廠生產線的工作室,雇請了超過三十位的助手,以特殊的「藝術製作」(art fabrication)流程製造作品,通常涉及製作工藝技術上相當複雜的藝術品類型,工作室掌握高端設備、特殊工藝,以及高技術勞工等的資源。

昆斯作品特點在於完全拒絕任何對於作品象徵意涵的思考,極力擁抱觀者與作品互動的直觀印象,也就是昆斯希望自己的作品,被看到是什麼就是什麼,觀者感知的視覺體驗是愉悅,就僅止於愉悅,如此而爾,完全拒絕前一個時代觀念主義所探討藝術做為更形而上思辨的載體的論述脈絡,不將藝術物件視為呈載任何超出物質本身意涵的媒介。

美國夢靨

同樣的時代氛圍下,與昆斯相異的美國後現代觀念主義藝術家卡迪‧諾蘭德(Cady Noland),則擅於以雕塑裝置呈現「美國夢幻滅」的母題,刻劃七O年代以降美國社會轉變中的時代氛圍,捕捉瀰漫於各個角落因貧富差距擴大、垂直流動力由二戰後的復甦轉向停滯的困窘,作品烘托出美夢破碎後希望感喪失的欲振乏力。

本次展覽呈現諾蘭德1989年創作的〈廢棄的郵箱〉(Trashed Mailbox),將象徵美國身份的物件:美國郊區中產階級草皮上每戶一個的郵箱、彰顯愛國主義和身份認同的美國國旗,連同其他零零碎碎喝剩的百威啤酒瓶、吃完爛爛的鐵罐頭等廢物料,如同那些因幻滅而被丟棄的上世代夢想與渴望,不經心的裝在一只鐵菜籃裡,打包遺棄在展場的一隅。

類似的烏托邦幻滅場景於諾蘭德的作品中屢見不鮮,除了以遺棄、損毀等方式處理象徵美國夢的物件,諾蘭德亦於作品中迎頭痛擊「人人有機會」、「只要努力就會成功」這種社會信念所帶來的負面影響,大肆諷刺光鮮亮麗卻汲汲營營向上攀爬的社交名流,以及媚俗、喜好腥羶的社會亂象。

《運動定律》同時也展出傑夫‧沃爾(Jeff Wall)於七O年代末期起即將照片呈現於燈箱之上的選介作品,這種廣告界常見的展示手勢,將照片所捕捉的每日生活場景經驗放大,營造超越日常的體驗。而同為展出之列的新生代藝術家安妮卡‧伊(Anicka Yi)則將焦點置於消費主義社會帶來各種關係的失衡:包含性別、國籍、環境等等權力關係的不平等,她的2017年近作《移民決策》(Immigrant Caucus)將各種氣味收納於移動式的噴灑裝置中,促使觀者思考「移民與外來者身上氣味」,藉以引發對於外來者刻板印象的挑戰。

《運動定律》取材自馬克思對於資本社會的思考,進一步引出勞工剝削、消費過度、結構崩壞、社會異化失衡的思考,含括六位藝術家由八O年代開始至近期的經典作品,時而幽默詼諧,隱晦諷刺消費社會的廣告美學;時而火辣辣的直指資本巨輪的種種失能,於香港畢打行謝幕後,巡迴至舊金山高古軒接續展出。

最新文章

查看全部

Comments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