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2018巴塞爾藝術展香港展會:城裡的人

尋找新方向,亞洲崛起,藝術作為解決之道?


刪節版初刊於《藝術家雜誌》2018年05月 #516

 
「藝術博覽會成為傳播點子和可能性的引擎,由金錢的交易,轉為點子和藝術的轉運。這樣的轉變立基於更廣闊的全球脈絡,我們意識到經濟和精神話語權的交替,我們的雙眼見證了中國的崛起,經驗了中國將如何影響我們以及我們下一代的未來,以及即將帶給後資本主義文化價值觀的哪些衝擊。對我而言,政治工具已然失效,畢竟四年一任選舉上的政治人物的作為,無法跟上這個時代金錢流動的速度。你也可以說,宗教已然失效,隨著商業成功作為價值仲裁者的古老符號漸失其功,藝術在這樣的世界裡扮演何種功能?我認為,藝術引領我們發掘自身的潛力,也就是一種解放」

-雕塑家安東尼.格麥利爵士(Sir Antony Gormley)

屏息:藝術文化界的全城動員

媒體產業盛傳的小笑話:「與巴塞爾香港展會無關的事情,這個禮拜都不要打電話來,我沒時間、也沒興趣知道。」


住在城裡的人會曉得:一座從不停歇的城市,三月底在復活節天氣漸漸悶熱起來的前夕,灣仔的街道較平時更為忙碌,從地鐵站往香港會展中心的天橋上,空氣中多了一抹香水味。三月底巴塞爾藝術週,海濱海灣道正午時分異常壅塞,往香港會展中心的方向塞著,短短一公里不到的路程,車行時間要命的長達半個小時,這一切住在城裡的人會曉得。


今年2018香港巴塞爾藝術展會所呈現的景況,象徵了亞洲經濟崛起的熱絡交易,為藝術市場的復甦注入信心暖流;與展會平行的論壇與展覽策劃,傳遞出對於大環境的失望,迫切尋求藝術做為政治解藥、探索藝術商業市場與文化生態中各式角色(博物館、藏家等)的互利共生關係等等的諸多討論,商業與批判交雜的詭異氛圍,瀰漫在會展忙碌的空氣中。

住在城裡的人會這樣告訴你,巴塞爾藝術週的效益不僅於會內發酵,更外溢至展會以外,整個城市叫得出名字的藝術空間,無不端出最精采的規劃,會外藝術空間以游擊戰形式,於會展密集的令人喘不過氣的活動行程中,試著爭取一點喘息的空間。


香港:金融中心轉變為文化重鎮

如同往年瑞銀與金融時報於巴塞爾會展合辦論壇,討論藝術產業最前緣的趨勢,邀請到雕塑家安東尼.格麥利(Antony Gormley)爵士、英國皇家藝術學院(Royal Academy of Art)藝術總監提姆.馬洛(Tim Marlow)以及金融時報藝術編輯珍.德里(Jan Dalley)與談,聚焦香港如何由一座金融中心轉變為文化重鎮。會中安東尼.格麥利爵士提到:

「香港這座城市介於古老的殖民世界和未來之間,是一個轉捩點,由金錢的交易,轉為點子和藝術的轉運。」

與談人提姆.馬洛論及藝術博覽會對於一座城市文化凝聚和活絡的作用,並將巴塞爾香港展會與倫敦弗里茲藝術博覽會(Frieze Art Fair)對於所處城市的影響相比擬:「倫敦過往並無巨型藝博會,直到十五年前弗里茲藝博會的展開,突然間,一座老舊城市的文化景觀產生了根本性的改變。」

巴塞爾藝術展作為巨型藝博會對於全球資金、人脈、藝術品產生磁吸式的效用,將城市的文化熱度推向高峰,不僅造成外部效益,亦帶來內部肌理的催化,大大小小的藝文機構,無不選在三月底推出精心策劃的節目,舉凡亞洲藝術文獻庫(Asia Art Archive)邀請來的游擊隊女孩(Guerrilla Girls)、Para Site包羅四十位東南亞及南亞藝術家的《一獸、一神、一線》聯展、香港藝術中心與巴塞爾藝術展香港展會聯合舉辦的放映活動,以及畫廊雲集的H Queen’s的開幕活動等等。除此之外,正在崛起的黃竹坑藝術聚落,已第五年於巴塞爾貴賓媒體預展後舉辦「南島藝術日」,在地十九家藝術空間開放參觀,展現城市的原生動能。

亞洲崛起:中國藝術市場超越英國躍升世界第二

搶先於展會開展前,巴塞爾藝術展與瑞銀集團發佈第二屆《巴塞爾藝術展與瑞銀集團環球藝術市場報告》,2018年度藝術市場報告回顧了2017年全球藝術市場的趨勢,綜觀分析去年全球藝術市場的復甦,較2016年成長了12%,經濟價值估計637億美元,美國穩坐最大市場龍頭寶座,中國則超越英國成為全球第二大市場。

這些數據其實並沒有多新奇,也許,來自各地的人們仍在尋求各種見證,作為亞洲崛起的註腳。這樣的改變在城裡各處發酵,包含與巴塞爾藝術展會平行的另一盛事-H Queen’s香港第一座專為畫廊空間打造的商業大樓旗下畫廊的聯合開幕-成為所有貴賓口中討論的話題,大樓轉身成為國際畫廊前進亞洲的堡壘,陣容堅強,包含佩斯畫廊(Pace Gallery)主打奈良美智個展作為開幕大展,以及首度拓點亞洲投下市場震撼彈的卓納畫廊(David Zwirner)和豪瑟沃斯畫廊(Hauser & Wirth)分別帶來沃夫甘.提曼斯(Wolfgang Tillmans)以及馬克.布萊福(Mark Bradford)的個展。

亞洲市場復興的影子在會場內也相當顯見,去年由紐約和倫敦擴點上海的Lévy Gorvy畫廊,藝博會開幕兩小時後傳出破會展紀錄的捷報,威廉.德.庫寧(Willem de Kooning)《無題XII》(Untitled XII)以三千五百萬美元(約新臺幣十億五千萬元)的天價成交,創下香港巴塞爾藝術展舉行六屆以來,成交價最高的作品。銷售盛況空前,再再顯示國際藝廊近期關注亞洲市場動態的策略奏效,許多作品甚至送運前皆已下定完成。銷售盛況不僅國際畫廊獲益,亞洲畫廊包含臺灣耿畫廊在內本屆表現亮眼,所帶的作品在開展兩小時內幾乎售罄;香港的方由美術也提到「頭兩天賣出超過十幅畫作以及一件雕塑」。對於今年市場的熱度,畫廊足跡遍布歐亞的佩斯畫廊總裁馬克.格林切(Marc Glimcher)表示:「今年是香港以及巴塞爾藝博會的重要轉捩點,顯見過去六年的努力已將藝博會帶到新的高度,吸引極為細膩的藏家、策展人、作家及藝術家。」

節目策劃:深化會展體驗

許多人將香港巴塞爾藝術展後續的成功,除香港巴塞爾前身ART HK創辦人任天晉(Magnus Renfrew)的慧眼外,亦歸諸於自2015年起加盟的亞洲總監黃雅君(Adeline Ooi)。黃雅君出生馬來西亞,她深厚的策展和藝術顧問背景,以及長期耕耘的東南亞人脈,幫助香港巴塞爾迅速串聯,本屆吸引共計來自32國、248家畫廊參展,會展期間五日內引來超過八萬人觀展,和2017年相比參與人數持平,與2013年相較五年內增長超過兩萬人次。


香港巴塞爾主題性的策劃以及平行對談、放映等活動,企圖讓來往的人們在藝博會停留的時間增長,期望藉以邀請更為深刻的參與,以突破藝博會消費型態快速的淺碟互動。其中,巴塞爾藝術對話(Conversations),今年舉辦二十六場免費對外的對談活動,連續第四年邀請作家暨編輯史蒂芬妮.貝里(Stephanie Bailey)規劃,研討會包羅眾多藝文領域長期專注的主題,包含二十一世紀收藏家角色的轉變以及畫廊經營模式的推移、解析亞洲藝術收藏趨勢的變化、游擊隊女孩(Guerrilla Girls)女性主義美學。本屆更邀請到泰德現代美術館館長法蘭西斯.莫瑞斯(Francis Morris)、洛杉磯郡立美術館館長邁克.哥芬(Michael Govan)等重量級人物,討論「機構如何回應自身日益轉變的社會角色」。

會展內,藝術探新(Discoveries)區塊發掘各國新銳藝術家,聚焦二十五間藝廊旗下藝術家的個展;以畫廊為單位開放提案,策劃角落(Kabinett)回歸帶來余政達、宋冬、蛙王等的個展,為大師雲集的可測環境增加了新鮮感以及可看性;亞洲視野(Insight)呈現包含世界藝廊(Galerie du Monde)代理吳季璁的新作以及錄像裝置作品,以及日本畫廊Standing Pine展呈來自京都的藝術團體Intext,探討「功能之死」,細膩的捕捉訊息失效以及語言的無用。另外,由澳洲雪梨藝術機構Artspace行政總監亞莉希.格拉斯.坎圖(Alexie Glass-Kantor)第四度策畫的「藝聚空間」(Encounters),邀請展出十二件作品,其中包含臺灣藝術家周育正、奧地利藝術家歐文.沃姆(Erwin Wurm)以及本屆展會最吸睛的大卷伸嗣《臨界之氣-時空》,擁抱未知,呼籲打破同溫層的聲音,思考與藝術相遇的本質。

香港巴塞爾藝術展今年也比照往年邀請到文化夥伴於公共空間策劃展位,其中,應亞洲藝術文獻庫之邀,由游擊隊女孩策劃的項目,邀請觀眾寫下展場內所觀察到男性女性藝文人口失衡的參與比例,在全球各界女性參與意識崛起的2018,帶來一股揶揄的批判。

餘波:More Than an Art Fair

不難看出,梁寶山《我愛Art Basel—論盡藝術與資本》一本微諷刺的文化社會學觀察,也選擇於三月底推出,時間點戳弄一下這眾人都知曉卻不說破的張力關係,作為藝術市場與藝術本質永遠輪迴交疊的註腳。


鋪天蓋地,由不同行家出版的香港一週必看行程全攻略,鉅細靡遺的註明各街區必須親臨的展覽和聚會,尤其是如何能在對的時間點、在哪一場酒會、遇上行業內對的人。在一個所有人都認識所有人的小圈圈,弱連結辨識能力以及不經意聊起藝術界八卦的閒聊技能是持續作用的致勝關鍵,香港巴塞爾對於全球藝文專業者、藏家、藝術家的磁吸能力,於2018年來到頂點,Thaddaeus Ropac畫廊創辦人暨總監塔迪厄斯.羅帕克(Thaddaeus Ropac)興奮提到:

「(香港巴塞爾)藝博會成長、再成長,觸及中國以外的地區,我們有機會接觸到來自泰國、馬來西亞、新加坡、韓國、澳洲等國的藏家,這是不容錯過的年度盛事,是亞太區的重量級藝博會,一個你將能夠見到所有重要人物的地方。」

三月城裡的雙層巴士,輸出貼滿了巴塞爾藝術展的標誌,穿梭大街小巷,全城動員。一小群藝術人的焦慮,在商業與大眾之間的掙扎,是香港這座城市最直觀的寫照。邊緣性與商業主流的共生依存,格外刺眼,也分外真實。人們聚集、淺聊、維繫、激盪、離開,平行宇宙一週短暫的交集,留下仍舊忙碌的城市,帶走短暫的交談以及或許藝術仍能為世界做些什麼的想望。

最新文章

查看全部

淺談藝術文化節慶

初刊於《新緣》2023年10月 #87 撰文/李于一:藝術文化顧問,英國倫敦大學學院(UCL)藝術設計暨博物館學博士 緣起 首先,感謝新加坡台北工商協會青商會活動長王秋豐邀約為《新緣》撰寫專文。思來想去,筆者決定搭配國慶十月號專刊,聚焦「節慶」(festivals and...

Comentários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