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2019香港巴塞爾藝術展展後觀察

初刊於《藝術收藏+設計》2019年05月 #140

 

展會機制作為八O、九O年代以降全球化潮流席捲亞洲的一環,跨疆域的門檻與限制隨著交通和租稅的愈趨便利而逐漸降低,也讓知識、商品、資金和專業人力的跨國流動更加便捷,藝術領域也看見同樣的傳播情形,而藝術博覽會也成為藝術市場全球化最為典型的產物之一。

藝術博覽會本質上在於提供五花八門的「人」(藏家、專業者、畫廊、藝術家)與「資源」(經濟資源、社會與專業資源)媒合的平台,讓「商品」(藝術)得到更大化的流通。

隨著亞洲財富逐漸豐厚,歐美文化輸出大國無不捧著文化產出前仆後繼的抵達亞洲,期望能在適合的平台上展示與串聯;而全球化對於多元共榮一派樂觀的觀點,亦有助亞洲與邊緣社群輸出文化創造,成功允許亞洲於上一個十年間以一種慶典式的歡騰,於藝博會的平台上與歐美的同儕交流。

當然,全球化流通榮景的孿生姊妹,即是自由市場經濟伴隨而來的大者恆大,以及中小展商背負巨額參展費用的割喉競爭賽,掌握資源者的贏家全拿,而規模較小的經營者則需要謹慎的反芻每一次參與的耗損與所獲得的(實質與象徵)「資源」,更需悉心思量以甚麼樣的呈現手法得以達成立即和長期的回饋。

在九O年代對於多元文化的浪漫天真,在後殖民意識逐漸復甦的現下,也漸漸為展會的平台帶來一絲「後烏托邦」的批判聲音。巴塞爾藝術展全球總監馬克·斯皮格勒(Marc Spiegler)於博覽會記者會上告解:

「對許多畫廊而言,這顯然是一場鬥爭與掙扎,特別是那些不與市場當前明星合作的畫廊,市場經歷的爆炸成長帶來了不成比例的好處。」

藝術市場的下一個五年?

香港巴塞爾藝術展由2013年的六萬參觀人次增長直至去年突破八萬人次的大關,今年又以八萬八千人次的紀錄創下新高。除了公眾日的一般民眾外,據報導展會每年更於開幕期間帶來超過四萬名的藝術專業人士,匯聚藝術市場產業鏈上中下游各層面的人潮與間接的商機。

第三版《巴塞爾藝術展與瑞銀集團環球藝術品市場報告》(Art Basel and UBS Global Art Market Report)顯示去年藝術博覽會交易額持續增長,於2018年來到165億美元大關。而整體藝術市場的發展雖然總體而言增長了6%,但區域經濟層面受到中美貿易戰的影,中國的整體交易額與前一年度相較,下降了3%,拱手將2017年方爬上的第二名寶座交還給英國。

《環球藝術品市場報告》主筆文化經濟學家克萊爾‧麥克安德魯(Clare McAndrew)博士受媒體專訪時提到:

「許多畫廊……認為『如何拓展藏家網絡』是經營者最大的考量與隱憂,即使是一線的藍籌畫廊也逐漸發現他們經營的那些最資深、成熟的藏家社群,也因為多年來的購藏而逐漸在頂級市場的消費趨緩。因此,畫廊無不使出渾身解數拓展區域的買家網絡……過往的五年藝術市場經歷榮景,但進入下一個五年的同時,市場開始思考未來即將面對的不景氣,並視區域財富為應對(下一個五年與不景氣)的因應之道。」

由麥克安德魯柏是的回答可見:進入2019年乃至下一個五年,藝術博覽會在亞洲仍然會是一枝獨秀的商業平台。

我們也目睹了在這個國際旅行更為便捷的現下,香港、上海、台北、新加坡,一個接著一個,亞洲也進入了區域型藝博會遍地開花的後全球時代,藝術博覽會仍然將成為打入亞洲藏家,建立區域機構的連結,拓增藝術專業網絡的不二管道。

香港巴塞爾藝術展觀察淺談

巴塞爾藝術展香港展會一如往常的在三月底劃下了句點。於短暫的喘息後,藝術游牧者也將進行下一次的遷徙,引頸盼望每年六月於瑞士巴塞爾的主場展會。

今年甫結束的香港展會由於中國整體經濟增長放緩,以及與美國的貿易戰持續延燒,來自中國的收藏家在展會開幕當天的活動不如過去那麼活躍,頂級市場的表現也沒有去年來的搶眼,但總體而言展現場仍然充滿了嘉年華式的熱情。

畫廊在經濟前景不穩定的當下,許多不願意大量端出好菜,避免出價端因為銀彈不足而影響未來藝術品的行情,也間接造成展攤呈現相較往常而言顯得平淡,呈現與選件稍趨保守,主打以銷售為主的大師安全牌。

香港巴塞爾藝術展會今年吸引超過來自七十個地區的藏家共襄盛舉,呈現242間藝廊展出,其中包括21間首度參展的藝廊,這些新加入的畫廊名單,逾三分之一來自歐美,包含來自比利時的Galerie Greta Meert;德國的Galerie Bärbel Grässlin及Galerie Max Hetzler;美國的Luhring Augustine、Matthew Marks Gallery、Paula Cooper Gallery、Regen Projects、Andrew Kreps Gallery;以及英國的Richard Nagy Ltd。

今年展會更有八間來自亞洲的畫廊於香港初次登場,包含台灣的非畫廊、香港新秀Empty Gallery、北京的拾萬空間與偏鋒新藝術空間,以及近年頗具能量於吉隆坡、曼谷、新加坡三地皆有據點的Richard Koh Fine Art畫廊。

除了主要的畫廊展區外,每年藝術探新展區總結集了讓人眼睛一亮的新晉藝術家個展,今年展出的其中三位——Société中國藝術家陸揚搶眼的錄像裝置呈現、沒頂畫廊帶來的沈莘,以及Commonwealth and Council的巴西藝術家克莉莎‧托辛(Clarissa Tossin)——更在展會期間入圍了BMW寶馬藝術之旅的名單,最終得獎結果將在今年初夏公佈。

銷售情形

雖然今年的頂級市場沒有去年Lévy Gorvy賣出三千五百萬美元威廉‧德‧庫寧(Willem De Kooning)的一枝獨秀,有的是經典大師作品可預期的穩定銷售,包含埃貢‧席勒(Egon Schiele)、畢卡索,乃至普普藝術巨匠大衛‧霍克尼(David Hockney)、安迪‧沃荷等各自落在八百萬美金至一千五百萬美金不等的成交區間。

不畏經濟逆勢,卓納畫廊仍然勢如破竹於預展當日銷售一空。而首次參展的Richard Nagy悉心帶來四十件席勒的作品,大張旗鼓的為自己香港的登場創造戲劇性的登台效果,也為這次的展陳成功售出一件一千兩百萬的席勒作品。

藍籌畫廊的銷售佳績擴散至展會外的畫廊空間,豪瑟沃斯畫廊於博覽會同期展出的教母等級的法裔美籍女性藝術家路易斯·布爾喬亞(Louise Bourgeois)在畫廊貴賓開幕當天即銷售一空;同時間佩斯畫廊呈現的另一位女性藝術家——光與空間運動健將瑪麗·闊思(Mary Corse)——也同樣表現亮眼,作品相繼售磬。

今年看到的另一個現象發端,是頂級市場於實體銷售據點轉至網路的現象。根據《環球藝術品市場報告》,線上銷售去年的增長幅度是整體市場漲幅的兩倍之多,這樣的成長現象在高古軒畫廊的線上展廳也可略見端倪。有別於全球線上銷售成交價格的軌跡(一般而言單價落在五萬美元以下,平均值不高於一萬美元),高古軒於藝博會開展前高調宣布:自家線上展廳於作品一上線的兩個半小時內,即以遠超過拍賣紀錄的六百萬美元售出一件德國藝術家艾爾伯‧厄倫(Albert Oehlen)的畫作,為頂級市場注入一絲興奮劑。

策略布局

離開頂級市場的焦點,今年亞洲中型畫廊表現亦可圈可點,耿畫廊於展會展出的蘇笑柏與蔣友梅相繼完售;世界畫廊帶來的五件馮鐘睿作品亦售罄,以港幣十萬至一百萬不等的金額成交,而旗下代理吳季璁的七件新作亦售罄,最高一件達到港幣二十六萬元的銷售高度。

頂級市場之外激烈的割喉競爭令畫廊各自思索布局策略,有些瞄準立即的個人藏家銷售,有些則決定換個角度思考,作品展陳策略改以凸顯藝術家創作的規模、企圖和深度為原則,運用巴塞爾藝術博覽會這個曝光度極高、同時間會聚全球專業人士的平台,放長線釣大魚,鋪墊機構人脈,並透過吸引專業社群的眼球,建構長遠的夥伴和研究關係。

這樣的現象在藝廊每年欣然應邀的藝聚空間可見一斑,這個專門呈現「博物館級」裝置作品的策劃,企圖打開個人藏家銷售以外的機構典藏契機。典型的例子即是今年李昢〈情願脆弱–金屬氣球〉(Willing To Be Vulnerable – Metalized Balloon)依據1937年興登堡號空難片段製成的齊柏林飛船複製品,這件長達十公尺由Galerie Thaddaeus Ropac、立木畫廊、PKM Gallery共同呈現的銀色「烏托邦幻滅」裝置作品,成功的以美金二十萬的價格出售給中國一家私人美術館典藏。

除此之外,而香港的10號贊善里畫廊則為今年的展會帶來了膾炙人口的「星星畫會」四十周年紀念展,呈現包含馬德升的木板畫作、黃銳的繪畫以及王克平的雕塑在內的精彩作品,讓前來參觀的藝術社群能夠一睹星星畫會當時思想前衛、自學成材的一批年輕中國當代藝術家的拓荒精神。

其玟畫廊選擇延續往年參展策略,將展位策劃為能量強大的群展,帶來LGBTQ+社群包含余政達在內的八位藝術家。大未來林舍畫廊則選擇推出華人現代抽象繪畫領航者吳大羽個展;誠品畫廊亦打出華人藝術家個展王牌,展出劉小東從2008年至今十年間所創作的近三十件油畫、水彩、版畫系列和紙上作品。

橋梁的鍵結

香港巴塞爾亞洲總監黃雅君(Adeline Ooi)於自家展覽結束會後影片中總結:

「到頭來(巴塞爾藝術展香港展會)的概念是在於搭建橋樑——不僅是在東與西之間,我們也致力在亞洲之間創造橋梁。」

在不同時代,藝術市場需要不同的橋梁,用以銜接不同的社群,在經濟無望快速復甦的下一個五年,藝博會如何協助各階層畫廊銜接藏家轉變中的輪廓,成為經營者下一個重要的課題;在經濟趨緩的同時,畫廊們也將更謹慎的思考藝博會的參與,更宏觀、綜合性的思索資源的獲取、人脈的拓展以及商品的流通,作為參展和選件致勝致遠的關鍵因素。

最新文章

查看全部

淺談藝術文化節慶

初刊於《新緣》2023年10月 #87 撰文/李于一:藝術文化顧問,英國倫敦大學學院(UCL)藝術設計暨博物館學博士 緣起 首先,感謝新加坡台北工商協會青商會活動長王秋豐邀約為《新緣》撰寫專文。思來想去,筆者決定搭配國慶十月號專刊,聚焦「節慶」(festivals and...

Commentaires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