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黑山傳奇:羅伯特‧勞森柏格現象

初刊於《藝術收藏+設計》2018年12月 #135

 
「繪畫與藝術和生活相關,兩者皆無法被製造(Neither can be made),(而我嘗試在這兩者的夾縫中行事)。」

── 羅伯特‧勞森柏格(Robert Rauschenberg)

羅伯特‧勞森柏格(Robert Rauschenberg)是美國戰後那一代最具影響力的畫家之一,是促成普普藝術發展的重要推手。他的名字與革命性教育機構黑山學院短暫卻傳奇性的影響密不可分,一生與無數來自各領域的友人合作,包含工程師、編舞家、作曲家、技術人員、建築師、設計師、文學家等等不勝枚舉。

勞森伯格早年即受到藝壇肯定,崛起於五Օ年代,長青的創作生涯一直延續至2008年逝世告終。他一生中舉辦過許多次個人展覽,同時也參加了許多重要的聯展,包括卡塞爾文獻展和威尼斯雙年展,並於1964年獲得威尼斯雙年展繪畫領域國際特別獎的肯定。勞森伯格的作品幾乎可以在關於戰後藝術的所有主要國際公共收藏中找到,如今由超過一百多所公立機構典藏。

藝術與生活之間的縫隙

勞森伯格曾經寫到:「繪畫與藝術和生活相關,兩者皆無法被製造(Neither can be made),(而我嘗試在這兩者的夾縫中行事)。」在他崛起的五Օ年代,抽象表現主義橫掃藝壇,獲得空前的發展,勞森伯格為這樣的時代氛圍注入一股新血,開始將每日所見的物件,用於繪畫之中,作為創作媒材,試圖為這項新生的傳統帶來一股更為平等的氣息。

勞森伯格透過與同時代的藝術家、舞者、音樂家、作家等的大量合作,創造出一項全新的跨領域方法學,為今日常見的多領域協作譜下開端。開放性、類烏托邦的世界,是勞森伯格作品中常見的母題,充滿了對於寰宇的豐沛好奇心,以及勞森伯格本人致力以藝術推動對話的信念。

他曾打趣地說到:「我的藝術範疇總是和其他人一起工作息息相關……(畢竟)想法和點子可不是不動產。」勞森伯格的藝術實踐完全圍繞著身為一位五Օ年代藝術家的日常生活以及交友圈打轉,這些朋友圈內的每日藝術探討,也使得他的創作議題以及媒材相當廣闊,如同變色龍般,觸碰繪畫、雕塑、舞台設計、表演等各類藝術形式。

黑山傳奇

在結束短暫軍旅生涯後,勞森伯格前後在美國肯薩斯州以及法國巴黎習藝,後至北卡羅萊納州的黑山學院就讀。黑山學院雖僅短短開業二十多載,學院跨領域的視覺藝術、文學、表演藝術的綜合學程,造育了四Օ至六Օ年代多位傑出的前衛派先鋒藝術家。

其中勞森伯格和賽‧托姆布雷(Cy Twombly)在黑山學院就讀時相識,更與舞者編舞家摩斯‧肯寧漢(Merce Cunningham)和作曲家約翰‧凱吉(John Cage),結為好友交互滋養。勞森伯格甚至一度與約翰‧凱吉在同一棟大樓中租借工作室,兩人時常戶串門子,交流意見,那個時候,於勞森柏格畫作中探討的主題,也時常輝映於約翰‧凱吉的音樂實踐。

也就是在這段期間,勞森伯格開始刻意藉由多領域的藝術實驗,挑戰繪畫的「純粹」。從黑山學院畢業之後,勞森伯格創造出一系列的單色畫作,隨後又用以膾炙人口的「組合」繪畫(Combine),挑戰繪畫本質的假設,將不同的日常物件放入二維的畫布之上,這樣的拼貼形式以及命題,被暱稱為「新達達」或是「新前衛」,受到紐約藝文界的推崇,很快躍升為藝壇受矚目的新星,為普普藝術的發展鋪下基礎。

勞森伯格同時也為集合藝術(Assemblage)在繪畫上的展現定下新方向,透過撿拾消費文明所產出的衍伸物件和廢棄物,試圖在二維畫布上創造出三維空間。

勞森伯格也是絲網印刷的革新者,隨後又透過「藝術與科技實驗」(E.A.T.:Experiment in Art and Technology)探索科技,大膽與工程師、技術人員合作,讓觀眾能夠一手感受科技的根源,推展藝術、科學、技術之間的可能,慢慢地,相關的演講活動逐漸發展並圍繞這個新的嘗試,美國的E.A.T.藝術與科技實驗相關旁支脈絡也因其當初的實驗性舉措,漸漸成型。

走上至高的獎台

時年三十九歲的勞森伯格於1964年獲得威尼斯雙年展金獅獎的肯定,成為有史以來獲得此殊榮的第一位美國藝術家(也是最年輕的一位藝術家)。令人錯愕的是,獲獎之後,勞森伯格即刻請求助理返回紐約工作室,將他得獎的絲網印刷作品系列摧毀,以提醒自己避免走上因獲獎肯定而創作定型的路。

勞森伯格一生旅行不輟,在八Օ年代中期大量與海外藝術家和工作室合作,更促使他創立「勞森伯格海外文化交流」(ROCI:Rauschenberg Overseas Culture Interchange)基金會,於冷戰氛圍正濃時,相當勇敢的透過基金會於許多政治爭議地區(包含中國、西藏、前蘇聯、東德等地)舉辦展覽,促進文化對話,期望達成通過藝術有效地變革社會的終生目標。

直到今天,基金會仍在為這個目標而努力,支持教育與環境相關的社會事業,通過提供資金資助、場地、獎學金和運用勞森伯格的作品及遺產,為藝術後進提供培育基金以及養成的機會。

交流帶來的影響,顯著案例即為1985年在中國開幕的《勞森伯格作品國際巡迴展》,作為ROCI基金會勞森伯格海外文化交流項目之一,這項展覽在當時的中國藝術界引起極大的震盪,對於新潮美術運動開端階段的中國當代藝術界帶來巨大的衝擊。


「維多克」系列

想一睹勞森伯格風采的朋友,抓緊腳步,佩斯畫廊(PACE)香港現正舉辦藝術家個展,展出精采的「維多克」(Vydock)系列八幅大型白色鋁板作品,也是「維多克」系列自1995年首次展覽後的再度公開亮相。

這八件大型與人身等高的作品,運用丙烯顏料,藉由絲網轉印,轉印了藝術家本人的攝影作品於白色鋁板之上。白色背景是勞森伯格後期作品的特色,將他早期在金屬上的創作與晚期作品「字謎」(Anagram)系列鍵結。「維多克」是勞森伯格最後一個使用丙烯、絲網印刷以及金屬的系列,在此系列之後,他即暫停使用丙烯作為創作媒材。

這次展出的八件「維多克」系列作品都是創作於相同尺寸的覆鋁合板之上,每張覆鋁合板約為1.5公尺寬、2.4公尺高,比例皆按照勞森伯格要求,以接近人體伸展後的尺寸規格訂制。如此對於合板規格的要求,看出勞森伯格對於觀看視角,以及人體比例的重視。

勞森伯格堅信時間不可重複,認為每一刻皆是一個獨特的存在,有其獨具的意義,這樣的信念在勞森伯格的作品中嶄露無遺,時刻呈現藝術家企圖捕捉那些倏忽即逝主題的動機,期望藉由畫作抓住那些難以捉摸的事物,這也讓時間、感知、現實和記憶成為勞森伯格作品中常見的素材。

「維多克」展出的每一件作品都展現了勞森伯格的攝影作品如何捕捉世界的一幕:從在碼頭棲息的海鷗到掛在晾衣繩上的毛巾,並以絲網轉印在不斷延伸的傾斜垂直色帶的一端。

繪畫,攝影和素描三種元素,在白色表面上如同破碎的記憶,暨斷裂又平靜,這些攝影的片段,給予大尺幅的作品一種親暱感,似乎成為來自藝術家的邀請,邀請觀者進入他不經意的生活、旅行的痕跡。垂直如光譜變化的彩色顏料帶,典雅震撼,畫作使用的攝影圖像和繪畫色帶的配對,也再現了勞森伯格對繪畫與攝影、抽象與具象、原作與複製等諸多關係的不斷探索。

最新文章

查看全部

Comments


bottom of page